
《阿彌陀經》中說,每當微風徐起,地上大樹以及空中羅網,一時吹動,枝葉相觸,眾寶叩擊,發出微妙的聲音,如同百千種音樂同時奏起一樣;當人們聽到這種聲音,自然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唐朝的法照大師依此經文,倡導發明了「五會念佛」的方法──這是一種和聲協律的念佛法門,五種音聲抑揚頓挫、緩急有致,能使念佛的人,隨著音樂節奏,安定心神及法喜充滿。
後因唐武宗「會昌法難」,「五會念佛」遂成絕響。近人觀本法師(1868-1946)竭力溯源考證,更重譜新聲,讓此法門得以廣傳。法師的遺作《香光閣隨筆》,內容涵蓋音律樂譜等研究,對淨土法門的推廣助益良多,值得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欣逢東蓮覺苑九十周年誌慶,苑方將聯同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於3月8日至9日(星期六及日)舉辦「觀本法師與五會新聲念佛研討會」,以進一步推廣及探討這種念佛法門。
在一連兩天的研討會,將有二十多位海內外學者出席,分享他們的研究及見解,讓大眾對念佛法門有更深入的認識。會議將以普通話為主,全程網絡直播,讓各地信眾同步參與。
講者包括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榮譽助理教授法忍法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高級院士衍空法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黃夏年教授等,他們的分享主題包括觀本法師的念佛思想、觀本法師的生平事蹟與交友、其新製之「五會新聲念佛」、法照法師「五會念佛」與觀本法師「五會新聲念佛」之比較、觀本法師與香港東蓮覺苑的法緣,以及他在華南地區弘法的史實等。
主題演講:念佛與腦神經科學
3月8日上午,衍空法師將以「念佛與腦神經科學」為題作主題演講,探討淨土法門背後的大腦科學機制──念佛與誦經,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從而紓解壓力和煩惱?當中涉及了哪些大腦科學原理?
衍空法師介紹,他將透過最新的大腦科學研究,與大眾一起探討誦經如何影響我們的神經系統,從而調節情緒反應和增強心理韌性( Resilience,指轉化逆境,重回心理平衡的能力)。其演講主題有三:一、念誦佛號(例如阿彌陀佛聖號)如何重塑大腦對恐懼和壓力的反應,二、佛教誦經與其他傳統習俗的區別,及其對神經系統的影響;三、念誦對大腦的影響,如何促進正知、正念,讓修習者遠離恐怖,增強對逆境的適應力。
衍空法師表示:「無論你是科學愛好者、修行者,還是僅僅對心靈力量感到好奇,這次研討會都能夠為你提供更多獨特的視角,去了解古老的佛教修行如何改變現代人的生活。請不要錯過這個探索的機會──你的大腦會感謝你的!」

活動:觀本法師與五會新聲念佛研討會
日期:2025年3月8日至9日(星期六及日)
時間:
3月8日 09:00-17:30 /
3月9日 09:30-17:3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1樓劉佐德演講廳
講者:海內外二十多位學者
語言:普通話
報名:網上報名表格 (成功報名將收到確認信息)
會議形式:現場會議及網絡直播
主題演講:念佛與腦神經科學
嘉賓:衍空法師
日期:3月8日(六)09:30-10:10
語言:粵語(普通話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