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江南北的石窟佛像,為何形態、造型各不一樣?當中經歷了甚麼樣的歷史演變?

(圖:馬蜂窩)

放眼中國大江南北,石窟佛像的站姿、坐姿、造型、服飾風格各不相同。佛教石窟藝術經歷了甚麼樣的歷史演變?敦煌研究院研究員馬德為大家講解。

《中國新聞網》報道,馬德解說,中國佛教有三大分支: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距今已有2,000年。佛教石窟藝術和佛教幾乎同時傳入中國,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程。

石窟藝術在傳播過程中,受到地區文化、統治者等各方面的影響。馬德介紹,例如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那時候,統治者以佛教造像為鞏固政權、安定民心的載體,並滲透到各個社會階層,以佛教造像為主體的石窟也成為社會活動場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描述的就是當時佛教造像盛行的景象。 」

到了隋唐時期,300多年的分裂局面結束,佛教造像盛況空前。唐朝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佛教造像有「菩薩如宮娃」之說,佛像面容圓潤端詳、神情莊嚴慈祥,表現了盛世之美。唐代的佛教造像,不少都以健康豐滿的形態出現,面容慈祥和藹,給予觀者親切的感覺。

雲岡石窟(圖:中青在線)

到了宋朝,學者開始提倡儒家理學,漢傳佛教的發展受到限制,開鑿石窟的風氣也趨衰落。馬德表示:「(這段時期)佛教造像的理想化成分減少、世俗化氣息加強,甚至菩薩、羅漢、侍者都是現實人物的寫照。」

到了遼、西夏時期,石窟藝術也以寫實見長,普遍依照世俗的美感塑造佛像;羅漢表情細膩,生活化氣息濃厚。這段時期的造像也呈現佛道儒融合的傾向。

十至十六世紀是漢藏交融的時期,漢地、印度、尼泊爾等地都與西藏相鄰,對藏傳佛教藝術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十一世紀前後,西藏地區的石窟以模仿周邊地區的造像風格為主;十三世紀後,風格漸趨成熟,拉薩的藥王山石刻便是代表作之一。

到了明 、清時期,中國的石窟開鑿逐漸衰落,無論是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寺院都是佛教主要活動場所,佛教造像也主要在寺中供奉。

(圖:龍門石窟)

中國的石窟佛像藝術,隨著佛教的流布,在不同的時空和文化背景之下,經歷了漫長的演變,由各地藝匠創造出多元化的佛像。


延伸閱讀:
佛教藝術為何有療癒身心之效?它為我們開發內在的覺性,提供一條自覺覺他的道路⋯⋯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