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如何形成的?

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分屬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四位菩薩的道場。

這「四大名山」是如何形成的?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聖凱認為,四大名山的形成,是綜合了經典記載、地理形勝、感應傳說、信徒朝聖等因素的過程。

他表示,除了符合經典描述的地理特徵,成為名山還需具有建立眾多寺院的空間,能夠成為清淨的修行道場。例如五台山的清涼高聳,峨眉山的金頂佛光,普陀山的海島潮音,九華山的雄奇靈秀,都滿足成為佛教名山的先天條件。

五台山(圖:網上圖片)

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載:「我(佛)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五台山約在北魏開始有佛教的傳播,逐漸成為中國北方研習《華嚴經》的聖地。唐開元年間,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文殊信仰盛極一時,至明朝萬曆年間,五台山有寺院三百餘座。

2,000多年來,五台山香火繚繞、梵音不斷,現存寺院有四十多處,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南禪寺等。

五台山有不少應化事蹟,例如虛雲老和尚曾經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朝禮五台山,以報答親恩。每當他遭逢劫難,便遇上化身乞丐的文殊菩薩相救,終使他圓滿報親恩之願。

普陀山(圖:網上圖片)

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

《普陀洛迦新志》記載:「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有菩薩名觀自在。」補怛洛迦位於南海邊,與普陀山的位置(浙江省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嶼)相似。

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普陀山有一尊「不肯去觀音」,相傳這緣起於唐朝有個日本人,準備將一尊觀世音菩薩像從中國運回日本;船行走著,海面上卻奇怪的生出許多鐵蓮花攔住去路,推敲之下,大概是觀世音菩薩不願他去,而希望留在此地,那就是現在的南海普陀山,而那尊觀世音菩薩則被稱為「不肯去觀音」。

普陀山峯巒叠翠 ,景色怡人,最著名的有雙峯、佛頂等山。其中名勝有磐陀石、梵音洞、潮音洞,山中著名的道場很多,以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最著名。

在中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之說,可見觀音菩薩的信仰深入民間。

峨眉山(圖:網上圖片)

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

《華嚴經》記載:「西南方有菩薩住處,名樹提光明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賢首,有三千菩薩眷屬,常為說法。」

也就是說,普賢菩薩的道場在光明山。而峨眉山的「金頂」又叫「光明頂」,因此後人以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

五世紀初,慧持法師在峨眉山創建普賢寺,傳播佛法。自唐以後,峨眉山的「佛光」現象(實為一種特殊、奇美的自然物理現象)逐漸傳揚。民眾以「普賢祥瑞」來解說佛光,加上北宋時佛教興盛,大眾漸以峨眉山為普賢道場。

到了明朝,峨眉山寺院多達170餘座,常住僧侶3,000多人,禮佛信眾不計其數。

九華山(圖:網上圖片)

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

聖凱認為,九華山成為四大名山之一,跟新羅僧人金喬覺的應化事蹟有關──金喬覺本是新羅國(今朝鮮)王子,後發心出家,名地藏比丘。唐開元七年(719年),他渡海來華弘化,在九華山結廬苦修,居於東崖峰岩洞內,過著清苦的禪修生活。

後來,地藏比丘得地方士紳幫助,修建寺院。據《安徽通志》記載:他居九華山七十五年,至唐貞元十年(794年)跏趺涅槃,世壽九十九歲。因此,九華山被稱為地藏菩薩道場。

自此九華山為地藏王菩薩度眾顯聖之道場,歷經宋、元、明、清朝,佛寺日益興盛,鼎盛時期,佛寺達300餘座,僧眾4,000餘人。

九華山現尚存七十餘座佛剎,共有佛像1,500餘尊,收藏印信、字畫、佛經等珍貴文物計1,300餘件。

中國其他名山如天台山、廬山、衡山等,都有豐富悠久的佛教信仰傳統,但由於沒有經典記載的神聖依據因素,所以難以形成名山的信仰圈。


延伸閱讀:
山西五台山是供奉文殊菩薩的道場。相傳,只要來五台山的眾生,一定會遇見文殊菩薩⋯⋯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