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圓寂週年座談會」於馬來西亞舉辦,追思大師的生平及思想⋯⋯

由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馬來西亞佛光山、星洲日報聯辦的「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週年座談會」,5月25日於馬來亞大學圓滿。一眾學者以「星雲大師與馬來西亞佛教」為主題,追思大師的生平及其「人間佛教」思想。

八打靈再也佛光文教中心副住持如行法師說:「佛教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有百花齊放的一面,也自然就會有一些文化、見解上的分歧。星雲大師主張以『人間佛教』立足於佛陀的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等等,我們所有佛教宗派都可以藉『佛陀本懷』團結、合作起來。 」

《星洲網》報道,中華研究中心主任黃文斌帶聽眾回顧馬來西亞、東南亞漢傳佛教的發展歷史,並講述星雲大師與馬來西亞的特殊因緣:

黃文斌認為,大師讓佛教理念走出了寺廟、走向了人間,僧人信眾平等相待。

他指出,初期到馬來西亞的出家眾很少,後來閩省僧人為了籌募復興叢林的基金,才遠渡至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地。直至清末民初,有些僧人定居南洋,主持各地寺院。

星雲大師與馬來西亞有特殊的因緣。1950年代初,他的《釋迦牟尼佛傳》出版以後,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反應,熱烈的程度超過台灣。1963年,他隨中華佛教協會首次到訪馬來西亞,並於1983年再次應信眾邀請,前往弘法。後來他在馬來西亞興建道場,除了漸漸有弟子隨他出家。

直至2013年,大師已到過馬來西亞弘法二十多次。他更曾經說過,下一世要到馬來西亞當和尚。

黃文斌表示,大師讓漢傳佛教走出寺院,成為貼近普羅大眾生活的「人間佛教」,而弘法方式、寺院管理、僧才培訓等,也走向現代化和平等化。

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賴雪燕則表示,大師的精神激勵了數百萬人。他擅長以音樂為傳播佛法的媒介,透過合唱團、音樂表演、錄製音樂等,使教學更易理解。

1999年,馬來西亞自在音樂舞台工作室與佛光山合作,將大師的著作《釋迦牟尼佛傳》改編為同名音樂劇,在武吉迦里爾室內體育館(Bukit Jalil Putra Indoor Stadium)首度演出。三場共吸引了18,000名觀眾。之後,又應邀到新加坡、南非及印尼等地公演。

她說:「大師的精神,永存於信眾的心中。」


延伸閱讀:
【星雲大師圓寂一周年】「給人一句話、給人一點因緣」,是他畢生奉行的哲學⋯⋯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