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石經》:中國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經,珍藏於這座寺院⋯⋯

中國北京房山縣的雲居寺,珍藏了14,278方古代石刻大藏經,統稱為《房山石經》,是中國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經,也是世上最大、最古老的石刻圖書館。

造《房山石經》的緣起,源於南北朝時代(420年—581年),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先後兩次滅佛。雲居寺的僧人為了保存佛教經典,由隋代開始將佛教大藏經刻在石板上,收藏在山腰的山洞,刻經歷時1,039年未曾間斷,直至明代晚期共刻經1,122部,累計有14,200多塊石經板,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石刻佛經活動。

決心將佛經刻在石板上的,是隋代的靜琬法師。法師繼承其師慧思法師的遺願,在石碑上刻經,保存五十種以上的各版大藏經所沒有的經籍,且絕大部分石經書法秀麗、技術精湛,不僅是珍貴的佛教文物,也是中國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精品。

大部分石經都書法秀麗。(圖:橙新聞)

《有線電視》報道,香港浸會大學於今年4月舉辦「雲居寺歷史文化展」,期間展出該寺的十七件石經拓片原件,為全球首次公開展出。浸大中文系系主任盧鳴東介紹:「(當年)法師刻完石經後,把石經放入石經山九個洞內,然後封洞。到遼金時也有很多石經,多出來的石經會放入(雲居寺)壓經塔,即當時南塔下兩個洞穴,這是放石經的兩個主要地方。」

圖為雲居寺石經(圖:橙新聞)

盧鳴東補充,石經多數刻在漢白玉和青石上,有縱向和橫向兩種形制:「隋唐的石經板比較大,用的碑石往往是37字乘25字左右,但某些石經板比較細,主要是遼金時期小的石經板,字數是17字乘25字左右。」

由於隋代楷書發展成熟,靜琬法師刻經時也採用楷書。但當時楷書部分字體還未定型,刻經時難免夾雜異體字。例如《妙法蓮花經序品第一》,「無量」的「無」字,用筆畫較少的「无」字;在歷經唐代正字運動之後,『无』便開始寫為『無』字,如遼代的拓片《地持經》中便出現「無偏」、「無罪」等字眼。

雲居寺(圖:網上圖片)

《房山石經》不但是法寶再現,更乘載了千年來高僧大德的生命智慧。歷時千年的刻經活動,當中有無數僧人的努力,這種信仰堅心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


延伸閱讀:
抄經原來有這十種功德利益,還能讓你培養慈悲和智慧──僧徹法師談抄經的功德及意義

貝葉經的抄經修行,如今在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州還保留著⋯⋯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