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我慢」如何障礙修行?佛教將「我慢」分為七種⋯⋯

(圖:網上圖片)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我慢高山,法水不入。這裏的慢並非速度快慢之慢,而是傲慢之慢,眾生由於被無明妄惑障覆於心,而生執取,恃己凌他,貢高自大,因我而起,故稱我慢。慢也是佛教貪、瞋、痴、慢、疑、不正見六種根本煩惱之一,而其意義又比我們一般所說的「傲慢」要豐富得多。經論中往往將慢分為七種:

一、慢:於劣計己勝、於等計己等

這一條是六道凡夫都具有的,對於不如我者就瞧不起他,傲氣凌人,這是第一種的「於劣計己勝」;對於程度上差不多的,就覺得「彼此彼此,我何必尊重你呢」,這是第二種「於等計己等」。這看起來似乎還是有「事實根據」而起的慢心,所以常被忽略,只要是人大概都有。

二、過慢:於等計己勝、於勝計己等

過慢也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與對方能力上相似,卻認為自己勝過對方;或對方能力上勝過自己,卻認為自己與對方相似,認為沒甚麼了不起,他跟我也還是差不多的。

三、慢過慢

對於勝過自己的人,反認為自己勝過對方而生慢心。

四、我慢:恃己凌他

倚恃自己之所能,欺凌他人,眾生大致都如此。

五、增上慢:未得謂得

增上是指證果之法,增上慢就是對增上法生起慢心。例如佛世時有位無聞比丘,不解教理,修學禪定工夫不錯,誤以為自己已證四果,這就是未得謂得。但等他出定後卻還是有煩惱生起,由此便懷疑佛所說證阿羅漢果者不生煩惱,並犯毀謗罪業。如果修學佛法之人,由於不了解佛法,或是為了世間名聞利養,而妄稱證果,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皆屬增上慢者,也犯了妄語。

六、卑劣慢:以劣自誇

不求上進,甚至還覺得自己不懂、不會、不明白也蠻不錯的,反以為榮,覺得其他人雖然比我能力更強,反倒還不如我這種甚麼都不懂的,這就屬於卑劣慢。

七、邪慢:己實無德,妄為有德

邪是指邪見,由於執著邪法而起慢心,不受正法,由此產生種種錯誤知見,卻堅定不移地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這就是邪慢。

以上七種慢,就像一面鏡子,我們不妨時常看看自己具有哪類煩惱,而後設法對治。

這七種慢,雖然生起因由和面向對象各有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大乘廣五蘊論》中所說的「心高舉為性」,簡單來說就是自視甚高,有一種高人一等、高高在上之感。也正因此,佛法中常將我慢和貢高合在一起用,叫做「貢高我慢」,又將慢心比喻作高山,例如《華嚴經》中就有「摧滅一切我慢高山」的句子。也正因其心高舉,時常自滿而無謙虛,自然也就沒法接受來自更高處的法水滋潤,沒法得到來自佛法的真實利益了,這便是「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

轉載自靈隱寺:
https://mp.weixin.qq…vwBSA

延伸閱讀:
佛教故事:不為自己擁有的成就、財物多寡而起慢心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