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孝法師談處理人際關係:發心很重要

如孝法師(圖:鳳凰網佛教)
如孝法師(圖:鳳凰網佛教)

生活中、工作中常有人苦於人際關係,明明想積極融入,可事實卻問題百出,久而久之既喪失了對人原則,也丟掉了自己的本色,為此茫然失措。佛法中有沒有一劑良藥能「療癒」這個問題呢?

我們與成年人相處,需要理性。如果我們理性的世界觀沒有定力,就會茫然失措。修行就是讓我們安定下心,去洞察、去理解,去看到別人的訴求,亦或自信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八風吹不動。

處世的原則

處世要遵循一些原則。在佛法當中,處世原則就是行六度。六度就是處世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但是這裏多了一個「我」,六度就不圓滿。什麼是「我」呢?比如說「你有一個目的」,這就是「我」。你要放鬆,不要有任何的目的,知道自己的本分,該做的事情就做,就算盡天下的人說你不對,你盡了本分,抱以一笑就好,不必去解釋甚麼。

我們有時候在世間的不自在,是因為我們總想要很多圓滿的結果,要別人的認可。君子求同存異,每個生命不可能百分百的純潔。對修行人來說,別人的不理解,正是佛菩薩示現,讓我們覺察自己還有哪些地方需要用「法」來澄清,而不要希望別人要理解我,這個方向不對。所以這個世界一半好一半壞,你要耐得住,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看法就失去信心。

發心很重要

在佛法當中,大家可以用羯磨的方法去討論一些問題,基於法義。法義是一個理念,我們去實踐這個理念的時候,由於每個人性格不一樣,所以方法都不一樣。所以在我們羯磨的時候,不探討方法,只探討在這個過程當中,別人看我還有哪些不圓滿,別人給我們提出來了,我們要如何去改善,或者怎樣去理解。

這就是《普賢行願品》所說的「發心很重要,中間的過程很重要,最後的總結很重要。」一個有漏的事相,通過這三步的加工,就從世間成為出世間的一個資糧。我們也叫做「初善」、「中善」和「後善」。

初善就是你的發心,你做這個事情的目的是甚麼,是利他的還是自利的?你在和人相處的時候,是維護自我的,還是有一種學習的態度?或者你對大家的希望是甚麼?但是你不能緊張,發心最起碼是善意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要遵循世間法的一些軌則,該努力的要努力,該做的要做。比如:打掃衛生,你做了,以別人的眼光看這件事情是做到位了,但你要有個標準。甚麼樣算是做到位呢?你心在不在?很多人做事是有中間(遵循軌則和標準),但沒有發心。

有這兩個(發心和中間過程)還不夠完善。要加上第三個,後善。後善是針對你的發心(看看發心是不是圓滿了)。你的發心是想為大家服務,打掃衛生只是服務的一種方法,最後在總結的時候,你看看自己是不是圓滿了發心,還有哪些沒有做到位?沒有做到位,要對事不對人。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大家評判的標準也是這樣,就事論事。大家給你提出一些意見的時候,本來就是關於這個事情在談,但是我們多心了,覺得好像在給我找事兒。比如,我們想「他今天怎麼突然說這樣一句話?」這就是多心。你可能有這些起心動念,但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不愧我心是甚麼?就是你最初發的那個「心」。你最後在檢查的時候想:我當時是為了這個目標、目的,做的這個事情,現在來看,我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有慚有愧,確實是做到位了。也有可能我在這個事情的過程中不圓滿,別人發現我這個追求圓滿的心不對。

我在事上沒有毛病,但是別人指出我性格上有個偏見——做事追求圓滿,總是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比如:我打掃衛生是這麼做的,看到別人做的時候,就會對他苛求——看他動作不對,看他時間沒掌握好,看到他很多問題。這個時候,因為你有那個經歷,他也有那個經歷,但是你不知道他發的是甚麼「心」。你不能夠欣賞別人,這是針對我的我執的。所以你的後善是要解決這一部分的問題。

該與不該 要善於觀察

通過一個事情回歸到一個理上。比如:如果我做了事、有甚麼美德不去說,但看別人做了事、有甚麼美德總喜歡說,就覺得「哎呀,說了有甚麼意義,你看我做了都不說」。但說了有時候是對的,有時候也是錯的。你說了,可以對一些人有幫助;但是對一些人來說,你好像老在賣弄,給別人帶來壓力,所以你要善於觀察。

「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大圓境智」智慧也有不同,通過最後的抉擇,你所做的事情都會回歸到不同的智慧層面。最後都加以揀擇,回饋法界,與眾生分享,把那個「我」通過這三步就出離了。這是做的無漏的善業,也是種下了成佛的種子。要緣著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的苦難,念念不間斷,盡未來際與眾生去分享。 《普賢行願品》就是這麼說的。一個菩薩和一個凡夫的差別在於菩薩「事中並不迷,理上求菩提,迴向亦圓滿」。

生命層面很深,要用生命的話題去修行。你要很細地打磨這個「心」。自己的心自己知道,自己的話要對自己講,這才叫做修行。修行不是囫圇吞棗,人云亦云的,那樣很難達到成就。換句話來講,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對性,絕對性是你的生命目標,對生命廣大的追求,要有成佛的志向。

大家要有一絲不苟的態度,要有自我的認知和懺悔,這就是普賢行願!你要堅持這種態度,念念不可忘失,今生念念照顧,那就是念念在菩提!念念是增上!乃至於夢中、定中,都能夠如此找到自己深刻的生命的感受,你就在道上,那就離目標不遠了。今生不行,來生再來,鍥而不捨,這是很有力量的一種生命。

我們的心力不足,就是行願的力量不足,行願的方法沒有。所以要把握初善、中善和後善,非常的重要! 


轉載自鳳凰網佛教:
https://fo.ifeng.com/c/8AnOdfPghoj


延伸閱讀:
「發心、發心、發大心」,新一年將至,我們應如何修習發菩提心?──明海法師與你「無門關夜話」(十)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