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講到,菩薩一生的修學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云何應住?第二個云何降伏其心?安住是根本法門,你以甚麼為住,你的思想是以甚麼為標準;云何降伏其心,意即你用甚麼方法來調伏身口意的惡業。
本文的主題是,我們應該「以甚麼為住」才是對於修行來說最好的方式。
心的狀態有四種方式:
第一種,以增上惡念為住。
這是許多人日常所處的狀態,受貪瞋痴等心念的支配,容易陷入憤怒、嫉妒、貪婪之中。由心發動出來、基本的狀態是邪惡的念頭。
有些人習慣性起惡念、貪欲,習慣跟別人對立。這樣,這個人在其生命當中,不管過去,不管未來,絕大部分都在三惡道,即便得到人身也不會持久。
第二種,以增上的善念為住。
與第一種相對,以增上的善念為住,意味著我們開始主動培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當然偶而也會起煩惱,但是,一天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很自然的起善念,習慣性起善念,以善念為住。
這種人的生命當中,絕大部分不是做人就是在天上,偶爾墮落三惡道,但是因為心地善良,始終不會久留。
第三種,以出離心為住。
隨著心靈的成長,我們逐漸意識到世俗的欲望與享樂並非真正的幸福泉源。於是,有些人選擇以出離心為住,即遠離對外在事物的過度依賴與執著,尋求內心深處的自由與解脫。
第四種,安住菩提心,以菩提心為住。
最終,達到以菩提為住的境界,意味著完全覺醒,徹底洞察生命的真諦。菩提,梵語中意為「覺悟」。當我們的心安住在菩提之上,不但超越了個人的苦難與局限,更能無私地為眾生的福祉奉獻,實現大慈大悲。這種人很容易生起自我要求,上求佛道,也很容易生起悲憫眾生的心。所以,他可能偶爾會失去正念,但是有人稍微點破他一下,他就醒過來。
以上四種狀態,描繪了從混亂到平靜,從個體到整體,從束縛到自由的歷程。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成佛,需要先考慮一個問題──我們的心的狀態。此理猶如園丁欲植佳果,必先辨識良種,若冀蘋果之甘甜,決不應誤植葡萄之籽粒,否則會徒勞無功。
所以我們要訓練把思考模式跟佛陀的思考模式一致。一條通往覺悟彼岸的跑道,或蜿蜒曲折,或坦途直行,只要方向無誤,哪怕步伐輕盈,亦可抵達心中的聖地。因此,修習佛法,首重正見正思,明確自身的定位,方能在成佛之道上穩健前行,不偏不倚。
轉載自珠海市普陀寺:
https://mp.weixin.qq.co…BwVgv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