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國大約有80,000座神社和75,000座寺廟,是珍貴的歷史財產,也是大受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那麼,你知道神社和寺院有甚麼分別嗎?
寺院與神社,分別是「佛教」與「神道教」的建築物。佛教起源於印度,在飛鳥時代(592~710年)傳入日本,宗教設施由修行僧侶負責管理。神道教則起源於日本,認為世間一切,包括山林岩石樹木等自然界萬物皆為神靈,供奉神明的為神職人員(神主、巫女等)。
神道教的宗教設施是「神社」,特色是入口處有「鳥居」(通常是紅色,由兩根支柱與一至二根橫樑構成)。入口或拜殿兩旁有「狛犬」像,守護神明,不讓惡鬼進入。
佛教的宗教設施為寺院,入口是「山門」,其結構比神社的鳥居更複雜,具備高聳的屋頂。入口兩側一般有「金剛力士」像,作為寺院的守護神,令諸惡鬼神不得侵害眾生。
在寺院,禮拜對象是佛、菩薩、佛塔、長老、僧人等。神道教的祭祀對象,則是世間萬物的神靈,除了日本歷史流傳的神明外,供奉的也有可能是民眾崇尚或稱為神蹟之物。
寺院既重視現世安樂,也關注死後問題。前往寺院的信眾,有不少是為逝去的親人祈福,或是為逝者舉辦紀念儀式。神社相對較重視現世生活,通常會舉辦婚禮和成年禮等慶祝活動。
由於多數日本人按佛教方式舉行葬禮,不少人將墓碑墓牌等安置在寺院。分辨神社和寺院的方式之一,就是有「鳥居」的是神社,有墓的是寺廟。
延伸閱讀:
日本佛寺面臨營運上的挑戰:多間寺院缺乏足夠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