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小學,如何建立富有同理心的校園文化?

(圖:佛教慈敬學校)

香港學生的學習時間甚長,更要應對不同挑戰:升學壓力、人際關係的焦慮、對未來的擔憂⋯⋯種種鬱結積壓心頭,不少孩子可能感覺難以表達。

有見及此,香港佛教聯合會五間會屬小學,與非牟利機構JUST FEEL共同開發「感講夥伴辦學團體計劃」,提升學生的精神健康,並建立富有關愛、同理心的校園文化。

計劃施行至今逾一年,結果令人鼓舞──研究顯示學生社交、情緒調節能力都有所提升。

《bodhi360》報道,研究結果顯示,在參與計劃的五間學校(佛教慈敬學校、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佛教黃焯菴小學和佛教榮茵學校),學生較之前更能夠覺察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逾八成受訪學生稱「很容易就知道自己的感受」。

老師也觀察到,不少學生與他人建立更緊密的人際關係,對學校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提升,亦更願意與人分享感受和需要。

為甚麼他們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原來,其中一個關鍵在於「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文化。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JUST FEEL是香港首間在主流學校系統化推動「善意溝通」及「社交情意教育」的機構,以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為願景,提升學生的身心靈健康。

每間參與此計劃的學校,課室內都設有善意溝通工具「感受之輪」。每天上課前,老師會邀請學生將自己的磁鐵放在代表自己感受的位置上,並教導學生「感受無分對錯」。

(圖:JUST FEEL)

有老師反映,不少學生都很喜歡使用感受之輪,能自在地表達正負面感受,而老師亦能藉此及早發現和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JUST FEEL解釋,「社交情意教育」是一個促進學生社交健康的學習框架,讓學生認識和掌握自己的情緒,進而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感受,學習有效地解決問題,與其他人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

例如有一次,佛教慈敬學校的楊老師收到校工投訴,表示有一名女生經常入洗手間洗手,一天內就把一整瓶洗手液消耗掉。該女生平日表現乖巧操行良好、也樂於助人。可是當老師問她原由時,她一直低頭沒有回應。

為了協助她打開心屝,老師就聯同社工和她進行「善意溝通」四步曲的對話。

「善意溝通」四步曲

四步曲是「觀察、感受、需要及請求」,即是先客觀觀察學生的行為(而不加以批判),並以關懷的出發點,了解學生行為背後的感受和需要;最後提出請求,協助學生選擇可滿足其需要的解決方法(如二人或以上的衝突,也可以四步曲作調解)。

楊老師和社工給了學生一套「感講感受需要卡」,並問她:「今天您用了一整瓶洗手液來洗手,當你用洗手液搓手時有甚麼感受呢?」

女生選了「放鬆」和「舒服」這兩張卡,因為手接觸到洗手液的觸感令她感到很放鬆,背後是她背負著面臨功課和考試的莫大壓力,需要紓緩情緒。

當同理到該名女生的感受後,社工接著就找家長商量,並輔導女孩一起思考,如何採用其他緩解壓力的方法,取代頻繁洗手?

楊老師說:「我們希望借助感受卡讓學生疏理情緒,敢於說出行為背後的需要, 擁抱負面情緒,有效加速老師協助他們解決問題。」

她表示:「藉著JUST FEEL這套感受需要卡,讓我們更有效地化解校園衝突。」[1]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的學生積極參與社交情意教育課堂。(圖:bodhi360)

計劃快將踏入第三年,五間學校繼續定期舉辦策略會議、聯校教師分享、聯校家長工作坊等,希望融合善意溝通、社交情意教育與佛教價值觀,共建富有同理心的校園文化。


延伸閱讀:
非暴力溝通怎樣看愛?它如何創造慈悲與理解?


[1] JUST FEEL《佛教慈敬學校 以善意溝通化解校園衝突與犯規》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