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皇寶懺》全稱《慈悲道場懺法》,是中國佛教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懺法,素有「懺王」的美譽。一般佛教徒於消災、濟度亡靈時,常延請僧眾虔修此懺,為漢傳佛教中實行最久的懺法。它的內容非常豐富,是結合所有大乘經典的法義,以及大乘佛菩薩聖號,彙編而成。
《梁皇寶懺》歷經一千多年以來的流傳、演變,不僅適合出家眾,更適合一般大眾。懺悔,是教我們把自己的心放進佛法的水中去洗。拜懺的功用,即在於洗刷我們這顆染污著罪垢的心。更積極的意義是,主動修行受報、自負責任,這樣的懺悔,才是真正落實修持慈悲法門。因為在懺悔、除罪的過程中,涵養自性的慈悲心,願自己利益一切眾生,那就是行菩薩道。它的修行融合誦經與拜佛,口誦、耳聽、心惟、身禮拜,是清淨身口意三業最好的一部懺法。[1]
在〈慈悲道場懺法記〉中提到制這部懺法的緣起,在一千多年的南朝,發生在梁武帝蕭衍與皇后郗氏間的一段因緣:梁武帝信奉佛教,但是皇后郗氏不但不信佛,而且生性好妒,憎怨六宮佳麗。三十歲時,她突然過世了。
有一晚,梁武帝聽聞戶外有奇異聲音,出去一看,竟是一頭蟒蛇。牠說:「我是你的皇后郗氏啊!因為生前常懷瞋心與妒心,性情殘暴,所以死後成了蛇身,實在痛苦萬分。希望你能幫助我早日脫離蛇身。」蛇說完之後就不見了。
於是,武帝請寶誌禪師依佛經來撰寫懺悔文,最後與九位僧人寫成十卷的《慈悲道場懺法》,也就是《梁皇寶懺》。
法會中,梁武帝依照懺法為皇后禮拜懺悔。後來他遇見一位女子對他說:「承蒙佛法力量,我已脫蛇身,即將往生忉利天,今天特來致謝。」說完便消失了。[2]
《梁皇寶懺》因超度郗氏皇后效果明顯,歷代拜懺的感應更是層出不窮,度化了無量眾生,故而流傳至今,並被稱為寶懺。
此懺能使罪滅福生,災消吉至。禮懺時,法師領大眾依照斷疑,懺悔,解冤,禮佛,報恩,迴向等懺儀形式共修,以此提起大眾懺悔的正念,並返觀自照,在懺悔中破除心礙、獲得清涼。
我們可以透過修持寶懺以及三寶的圓滿功德力,懺悔罪業,和冤親債主解結,助往生者投生善道;同時培養正見,遠離貪、瞋、痴,使我們身心安樂。這是一個利益眾生的懺悔法門。
轉載自上海隆慶寺:
https://mp.weixin.qq.com/s/m…iN66EcA
延伸閱讀:
妙樂法師暢談梁皇寶懺智慧人生:梁皇寶懺有六大核心思想⋯⋯
[2]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法會Q&A:《梁皇寶懺》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