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遊記之「Yeah Yeah佛」

除了上文提到的盧舍那大佛是個打卡熱點,龍門石窟還有另外一個廣受遊人歡迎的佛像,那是賓陽北洞的主尊阿彌陀佛聖像。此佛像高約十米,結跏趺坐,雙手平分指天地。導遊打趣稱佛像為「Yeah Yeah 佛」,網民更喜歡稱之為「剪刀手佛像」,這是因為這座佛像與別不同,手印呈V手勢,十分有趣。

至於佛像為何呈V手印,而不是一般的彌陀定印(阿彌陀佛打坐冥想時所持的手印,手掌向上重疊,兩手屈起食指,拇指按在食指上)或來迎印(阿彌陀佛來迎眾生時的印相,兩掌向外,右手向上,左手向下,拇指和無名指指尖相合),留待稍後分解。

先說說賓陽洞的開鑿因緣。賓陽洞開鑿於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原名靈岩寺,明清後易名賓陽洞,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皇孝文帝、母后文昭皇后主持開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銘記孝文帝遷都洛陽和進行漢化改革的歷史功績。

由鮮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權,先居牛川(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後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在經歷了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的數年征戰後,終於在北魏太延五年(439年)統一了北中國,結束了北方地區戰火連天的紛亂局面。

為了鞏固其統治中原的局面,孝文帝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改。他在大力推行漢化的同時,以宗教作為統治的精神支柱,讓人們澄心淨慮、禮佛修行。太和十七年(493年),他制定了遷都洛陽的計畫,下令開始營建洛陽,對龍門石窟的開鑿也同步進行。

孝文帝為何要遷都呢?北魏長期都於平城,平城偏北地寒,風沙常起,不利於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進行統治。孝文帝決定遷都至洛陽,除了方便學習和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亦能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

那為甚麼又要大力推行漢化呢?五胡亂華時期,胡漢民族矛盾尖銳。漢帝國崩潰以後,整個中國北方也出現了大片權力真空,以少數的外來民族統治龐大的漢族,政權終歸是不穩定的。因此,孝文帝在遷都洛陽後便立即著手改革鮮卑舊俗,全面推行漢化以鞏固民心,他先帶頭把自己的皇族姓氏「拓跋」改成「元」,並提倡尊孔子,又下令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漢服;禁胡語,改說漢話;又規定鮮卑貴族在洛陽死後不得歸葬平城,並改他們的籍貫為河南洛陽,改鮮卑姓為漢姓,更提倡鮮卑貴族與漢族高門通婚。洛陽是過去東漢的首都,漢文化的核心地帶,人口上百萬,孝文帝全面推行漢化政策,導入官員品級制度措施,考察官員不問民族出身,而是以品行和政績選拔人才,削弱了單純民族因素的影響,實施種族大融合。

與此同時,北魏遷都洛陽後,孝文帝對佛教的熱忱絲毫未減,除了在龍門大肆營窟造像,還在洛陽城內廣建寺院。今天,我們從龍門石窟的佛像身上還能看出北魏時期的漢化跡象。如果與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相比,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的造像風格卻出現很大的變化。雲岡石窟的佛像通常斜披袈裟,也就是一隻胳膊露在外邊;龍門石窟的佛像則大多寬袍大袖,把整個上身都罩起來。可以說,雲岡石窟體現的是早期遊牧民族的風格,而龍門石窟佛像的寬袍大袖,卻是漢族士大夫的特徵。這兩座石窟的始建年代都是隋唐之前的北魏,但在風格上竟出現了這麼大的變化,這就要歸結到孝文帝所推行的漢化措施了。

孝文帝於499年駕崩,年僅三十三歲,他的十七歲兒子元恪即皇帝位,是為宣武帝,改年號為景明。翌年,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后做功德而營造賓陽洞窟,以銘記孝文帝的歷史功績。

話說回來,為甚麼賓陽北洞的阿彌陀佛像右手呈V字手印?導遊說是風化的結果。翻查網路資料,龍門石窟管委會給出的解釋是:

「這是一種佛教手印。佛教手印,即是佛教修行者用雙手及手指結合做出各種姿勢,配合念誦佛經,以此更快地達到修行成功的目的。賓陽北洞正壁主尊佛像的特殊手勢就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這種手印或與唐代密宗修行有關係。結合雙手的姿勢來看,高舉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無名指與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無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這是一種頗能傳達強烈意志的手印,右手姿勢與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手類似,實為歷史的巧合。」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