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與責備

據報導:有一位小孩,實在很不乖,父母雖予管教,仍犯錯累累,最後因案要入獄服刑,小孩的父親,因疲於應付兒子層出不窮的犯案事件,在盛怒之下,要求獄方讓自己小孩,永遠留在獄中,不要再出來了﹗

可是獄方的戒護官,告訴這位小孩的父親說:

「服刑是有一定的期限,這應由法院來判定。但無論如何,在您小孩入獄服刑前,請您給予鼓勵與安慰幾句話 ﹗」

這位小孩的父親心裡想:

「所有的好話、鼓勵的話,早就說盡了,他仍舊犯罪,現在重複再說一遍,會有效嗎?」

但是為了自己的小孩,只好再嘗試一次。

「兒子,爸爸一直都沒有做好爸爸的角色,希望你服完刑出獄後,讓爸爸有機會,再重新做一次好爸爸 ﹗」

這小孩在獄中,一直重複思考爸爸的叮嚀,深覺慚愧不已,結果在獄中,服刑情況良好,提早假釋出獄。

XXX  XXX  XXX

每當我們在盛怒之下,常用食指指著罵別人時,往往忽略了其他還有四個手指頭指向自己,它們不正告訴我們:「別人只錯了一分,而你自己卻錯了四分﹗」儒家常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一個很好的註解。

其實褒獎與鼓勵的力量,永遠是大過於指責與訶罵,因為在聖、賢、才、智、平、庸、愚、劣的比例中,聖與賢總是屬於金字塔的頂尖──太少了﹗ 說明白一點,絕大部分的人的信心,是靠著別人來肯定的,而且也活在別人的褒獎與鼓勵中。 偏偏我們對於他人的善行或優點,又每每吝於褒獎與鼓勵,那怕是用口頭的讚賞,都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有一個行願叫「隨喜功德」,就是在告訴我們,要隨喜讚嘆別人的善行與優點,讚嘆者的功德與行善相等,如此既不花錢又不費力,易行又易得的功德,願與讀者共勉為之﹗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