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照的美:繼程法師《禪心默照》淺介

多現代人有一種習慣:只會欣賞複雜的事物。

曾經在一個工作坊,擅長以不同物料作為手偶的導師,要求我們用方法去發掘和表現紙的特質。大部分學員將手上的大畫紙化成不同的事物,表達自己的創意。只有一位將紙打開,高舉齊眉,然後放手,讓它如其所然地墜下。導師看後,想了一會,才找到字來表達感受:「優雅」(grace)。

雖然「簡單就是美」這句話現在多了人說,但是真正相信的其實不多。如果要掌握默照禪,卻就需要有這種甘於放棄追求複雜,甚至要達到無所求、無所牽絆,即是「無所住」的信念。

「簡單」的妙用

繼程法師在《禪心默照》一再慨嘆:「其實默照方法很簡單,之所以用不上去,往往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自己身心的問題。」[1]很多禪修者「會覺得方法太簡單了,所以不相應或輕視它」[2]。他指出「愈是需要複雜的方法,表示你的煩惱是愈粗重的。工夫用得愈好,方法是愈簡單的」[3]; 「如果你需要很多步驟來幫助自己放鬆身體,就表示你的身體還很緊。[…] 因為心太散了,不是昏沉,就是打妄念、腿痛等,所以需要用種種方法來收攝心。」[4]「方法到最後都是愈用愈簡單,[…] 實際上愈深的定,境應該是愈簡單的。[…] 最深的定,是所有的念統一成一個念,也就是『念念統一』,[…] 身心完全處於『定』的狀態。」[5]

默照禪非常簡單:日本人稱之為「只管打坐」;亦是一種「沒有方法的禪法,意思是說,它並沒有固定的方式讓你去『默』及『照』。這個禪法,其實是發揮 […] 佛心的功能。」[6]「默」的意思是不為境轉,而「照」的意思則是清楚覺照內外的境。「[身心]愈是靜止,覺照的功能就愈敏銳。有位法師形容默照的境界有如一面湖水,湖面愈是平靜,它所映現的影像就愈清楚。[…] 只管打坐;只管守住一顆清明的心,守住清淨的佛性 [,…] 甚麼方法都不能加入。心在不斷沉靜的過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會如實地映現出來。」[7]

「默」與「照」兼而有之

默照禪的特色就是「默照同時」,禪修者常犯的毛病是「默而不照」或「照而不默」。要達到「默照同時」,需要用三字訣:「鬆」、「照」、「捨」。「鬆」是基本,也是關鍵。由開始到出定,方法就是一個:身心放鬆。

「放鬆,即是放下。[…] 放下了,心會處於很清明的狀態。若繼續守住,讓心保持默然不動,便能夠清楚地照見。此時,心還是有一些造作,若能將這個刻意用功的心,或是心的作用也放下了,就真正進入『默照』了。」[8]

「如果你的身心不能放鬆,默照方法就不能用上去。因為心沉靜不下來,就會照到很多境界;身心不能放鬆,就會一直隨著境界轉。」[9]

「當身體完全放鬆時,可能還會有很多妄念,你要放鬆妄念;[…] 就是不追逐它。追逐有兩種,一種是抗拒、排斥或不喜歡。[ …另一種] 則是喜歡或染著。」[10]

「照」有三個準則:「整體」、「當下」、「不斷」。止觀往往止於一點或一部分,但是,默照則重視「整體」。

「其中一個放鬆的方法,就是覺察全身。[…] 要清楚全身的覺受,那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覺知。[…] 打坐時,清楚知道自己在打坐,而不是感覺自己在打坐,[…] 知道, 是你的心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感覺,則是通過感官的觸受,感覺自己在打坐,[…] 當某個部位的感覺比較強烈,你的心就會跑到那個部位去。如果是知道整個身體在打坐,遇到一些部位有問題,你會清楚知道那只是整體裏的一個局部而已,[…] 心不會被拉過去。」;[11]「感覺是依感官作用才有的,但感官是有限的,所以感覺也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只有心,才能夠全面、完整而清楚地覺知整個身體。」[12]

如果發覺念頭有關過去的人或事,或是有關未來的願望或計劃,就知已經離開了「當下」。只是逗留在不變的境,很易便失去了新鮮感,或是開始沉昏,需要覺知「年年立春年年花,時時流水時時澄」,無一物凝止,一切就如流水某處,看似不動,其實每一剎那都在「不斷」地變化。

關鍵在於「捨」

默照禪被稱為「無法之法」,亦是最簡單和最省力的方法。坐禪如要得力或進一步,關鍵在能否做到「捨」。

「多數人在用功時,都會依於一個方法,有一個能觀的心,還有一個能觀的境,才感覺比較容易掌握,這是因為心習慣了要攀緣。」[13]

「放鬆妄念,就是不追逐它。追逐有兩種,一種是抗拒、排斥或不喜歡。[…另一種]則是喜歡或染著。」[14]

「一般上我們會認為[做事時]應該要很主動、很積極,[…] 但默照方法就只是保持默然,同時清楚照見,完全沒有涉及主動的力量,只是被動地任由因緣生滅。[…] 真正達到默照境界的人,做任何事都是隨順因緣在運作,這是非常不容易的。」[15]

「隨便」是「隨便宜,即是隨順各種需要,而以方便,即適宜的方法去處理它」[16]。「隨緣」是「指隨順因緣運作,沒有加進任何東西,也沒有絲毫心的主動作用。[…] 不容易的!我們[…常常]在追逐的過程,會全心投入其中;無可奈何時,就隨便吧!在整個因緣運作的過程,我們並不是真正理解或看到因緣這回事。我們看到的是自己的慾望,看到自己的利益,[…] 並不是不管世間呈現甚麼相,你都不為所動,只是隨順當下的因緣運作,完全是被動的,[…因為]已經透徹世間一切是空的、沒有自性的。」[17]

「能夠完全被動時,其實就是最積極的時刻。因為你能夠配合因緣的需要,所以甚麼事情你都可以做得好。一般人都是依著自己的慾望來做事,而不是積極地把事情做好。如果能夠完全放捨自我,你會很投入而積極地做許多事情,[這些事情]都是符合因緣的運作。」[18]

「一般的用功方式常需要一個方法,有一個點或境來幫助你收攝、凝聚心;而在使用方法上也滿注重次第的。[…] 默照方法則大為不同,它是統一境 [,…] 不會加進甚麼東西;或者不覺得境在波動、變化時,是在傳遞某些訊息,[…] 只是默然清楚當下。」[19]

「只需要保持默然,照的功能就自然顯現了。[…] 愈是能夠放鬆身心,愈是能夠放捨, 就會發現方法愈好用;當用功的因緣應該具足時,它自然就會顯現了。」[20]

「方法用得很好時,心慢慢會放鬆而簡單了,就很容易隨順因緣。愈簡單的心,它的空間就愈大,愈容易涵容。[…] 如果發覺心念愈來愈複雜、方法愈來愈多,就要注意一下修行的方向是不是我們要朝往的方向?」[21]

最後,法師提醒我們必須將禪修工夫用在現實生活中,和別人接觸時,不可心隨境轉,「並不是要對方做些甚麼」,反而要從「自身的修養、修行,散發出慈悲、美好、正面的力量出來。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禪修工夫所在。」[22]


1《禪心默照》第127頁
2 第31頁
3 第30頁
4 第31頁
5 第129頁
6 第93頁
7 第35至37頁
8 第48至49頁
9 第51頁
10 第32頁
11 第51至52頁
12 第54頁
13 第44頁
14 第33頁
15 第55頁
16 第55頁
17 第56頁
18 第56至57頁
19 第59至60頁
20 第70至71頁
21 第131頁
22 第140頁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