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
佛教與教育
中國古德所說的「大學」,並非指現代的最高學府(University),而是「大人之學」,即偉人的學問。甚麼學問?就是「彰顯光明正大的品德,使大眾革新改進,達到至善的境界」。古人所重視的「學問」,不是甚麼知識或技能,而是為人處世之道。這與佛教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不謀而合。
因此,從上世紀初開始,香港佛教團體已積極辦學,希望陶鑄人群、造福社會。例如東蓮覺苑創辦人張蓮覺居士,於1931年成立本地第一所女子佛教學校「寶覺第一義學」。各大道場辦學,以中、小學為主,也有宗教機構性質的佛學院,卻沒有現代學制的專上學院。
創業難,守業更難
迨至60年代,鑒於本港人口劇增,高等教育學位嚴重不足,加上社會變化、人心不古,香港僧伽聯合會洗塵法師、寶燈法師等於1968年決定創辦佛教大學,教授佛學及若干大學科目。早年承蒙東蓮覺苑借出荃灣弘法精舍為校址,並以「能仁書院」校名於政府註冊,開辦大專及預科。
後來,書院輾轉遷至荔枝角道現址,更增設研究所。其中,本港的偉大佛教學者──羅時憲先生,於70年代末至80年代主持能仁哲學研究所,培養了很多弘法人才。如今許多道場、大專的佛學老師,泰半皆先生門下,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俗語說:「創業難,守業更難」。70至80年代能仁書院師生眾多、桃李滿門,經過此黃金歲月後,90年代發展卻停滯不前。而且,一直未取得港府認可的大學資格……
本地首家佛教專上學院
2011年,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香港教育學院、恆生商學書院的黃景波教授,出任能仁書院校長,正式開展其大學之道。
黃教授到職初期,大規模整頓書院,令其完全符合香港的消防條例、地政條例、屋宇條例、學校條例、商品條例等等。同時廣招人才,為籌備大學鋪路。例如邀請了前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行政)許敬文教授、香港公開大學副校長(學術)黃錫楠教授、鄭從展大律師等出任校董;聘請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單周堯、前香港浸會大學會計(榮譽)商業學士課程總監何保全、香港大學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講座教授譚鳳儀等加入校務委員會。
由於團隊中有不同院校的資深教員及行政人員,彼此交流各院校的做法,制定出一套適合能仁書院的行政、財政、學務制度,書院各方面漸上軌道。2012年9月即獲政府認可,開辦三個副學士課程。
單周堯教授為經驗豐富的中文教育工作者,素有「活字典」之美譽;何保全教授曾於恒生管理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恒生商學書院等任職多年。兩位分別出任能仁書院中文系、會計及財務系主任,統籌兩系學士課程,於2013年6月無條件地(即評審局認為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通過審批──大學課程這樣順利獲批,對任何一家院校來說也不容易呢!
2014年4月,書院終於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批准升格成為「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授權頒授4年全日制大學學位。
走來不易的大學之道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的升格過程,說來簡單,其實背後花費了大量功夫。
本地專上院校課程,須經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成立的小組審批。評審小組的成員,都是由當局個別邀請外國及香港學者組成。學校申請開辦甚麼科目,當局便邀請任教相同學科、相等程度(學士、碩士、博士課程)的專家,甚至相關範疇的出版或文化工作者,以其歷任機構的學術水平作為參照,審核該校的課程設計、教材內容、評分方法、師資背景、就業前景等,是否達到相近程度。
黃景波教授熟悉大學事務,深知評審局還會審核其學校設備及資源,而設備和資源都須要現成的,不能單靠空口說將來會增設甚麼東西、聘請甚麼人才。現在就把學校運作得像大學一樣,評審局才會有信心。因此,他在校舍裝修、配置電腦、聘請老師方面投放了不少資金。特別是把圖書館電子化,令館藏由二萬多本書增至廿多萬本,其中十七萬本是電子書。
來自澳洲、美國的評審委員,曾經質疑書院地方太小,沒有足球場、游泳池。黃教授解釋這是香港本身的土地限制,但書院現在才剛起步,日後獲得政府批地,將興建更大的校舍。委員們接受了這個說法,只是為了保證教學質素,限制書院現址只能收生910人,另須擴大圖書館、校務處。除此之外,書院的人力、地方、課程均已完備,很自然獲批頒授學位的牌照。
佛學和德育
能仁專上學院正在籌備公開的全日制、兼讀制佛學碩士課程,更希望未來能開辦佛學博士課程。課程不排除可能設立中、英文兩組,適應不同人士的需要。其中,中文授課的佛學課程,可能更切合本地的需求,例如於中學任教佛學科。
校方並不打算打造一家獨尊佛學的宗教學府,而是講求實用的綜合大學,同時開辦文科、商科、社會科學、佛學課程。除了中文、會計,還將陸續開辦7個學士課程。即使不是主修佛學,其他學士或副學士學生也要選修通識課:佛學價值觀或倫理價值觀,兩者均為德育,前者更是直接以佛法談德育。此外,中文系也有佛教文學(如《百喻經》)等選修科。
有教無類
被問到發展過程中面對甚麼困難,黃教授認為市民普遍覺得佛教團體所辦的學校質素較差,中、小學如是,對佛教大學也會有這種想法。其實,佛教背景的學校不一定比其他宗教的遜色,但某些宗教的學校可能會挑選學生,成績欠佳者不予取錄,久而久之,形成該校學生水平較高的印象。佛教學校則秉承眾生平等、普渡有情的大乘精神,有教無類,不捨棄成績較差的學生,卻因此被看低一線。
不過,黃教授相信能仁專上學院也有其優勢,例如可以提供較多外地交流的機會給學生;另外,學院規模較小,老師可更細緻地照顧學生。黃教授期望學校將來發展成一家3000人左右的小型大學。
誠然,筆者的中學時期,師生關係十分密切;大學則可能因為學校規模太大,而且老師只於某個學期中每週上課時出現一次,下課後隨即離去,感覺上雙方比較疏離。不過,筆者訪問能仁專上學院期間,看見同學們留在校內享用設施,與老師談笑風生,很有中學師生的親切感!
黃教授預料十年內便可能發展出能仁大學,希望屆時能改變市民對佛教團體辦學的偏見,讓善信對佛教團體開辦大學感到榮幸,學生也不會後悔進入這裡唸書。筆者也相信,廣大佛教徒都樂於看見本地首家佛教大學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