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須彌窟內彌勒佛──記寧夏行

筆者9月隨團,參加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步行籌款活動,步行路線之一,是南部固原的須彌山石窟景區。石窟位於固原市西北約五十五公里的須彌山東麓,現有162座洞窟。(圖1)

圖1 –須彌山石窟遠眺
圖1 –須彌山石窟遠眺

固原位於河西走廊,屬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北魏時期 (386-534年) 稱為高平郡治,北周時期(557-581年) 稱為原州治所,是連貫西邊的涼州 (今甘肅省武威),南接長安 (今西安) 的一個軍事要塞和中西商旅往來貿易的咽喉之地。絲路不僅輸出了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也從西域將佛教帶來了中國。在地理上,造就了須彌山石窟成為佛教東傳的重要紐帶。在時間上,它也是中西文化、藝術交融的過渡地帶,將西方風格的壁畫、彩塑、石胎泥塑藝術與東方的石雕藝術結合起來。這種藝術形式上的碰撞、演進和定型,為中原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造像,奠下了基礎。

須彌山名稱由來

「須彌」是梵文 Sumeru 的音譯。釋迦牟尼佛在二千多年前已指出宇宙 (法界) 有無量星體 (世界)。《世起經》記載,世界是先有物質,才有生命,而世界則由風、火、水、地四種要素(四大)組成。世界最高是須彌山,最下層是風輪,跟著是水輪、金輪和地輪。我們則居於須彌山南部的南瞻部洲。(圖2)

圖2 – 佛教的須彌山世界觀
圖2 – 佛教的須彌山世界觀

須彌山之名,始見於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 的碑石。但「須彌」的稱謂,卻早於西夏時期(1038-1227年)已經採用。西夏皇朝雖然只經歷了190年,便被蒙古成吉思汗滅國及滅族,但它卻創作了自己的文字,以黨項語為基礎,仿借漢字的造字方法創製了西夏文。西夏奉佛教為國教,文字的創造對佛教文化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圖3)

圖3 –賀蘭山岩畫旁的西夏文註釋, 意思是「能昌盛正法」
圖3 –賀蘭山岩畫旁的西夏文註釋, 意思是「能昌盛正法」

洞窟分佈

須彌山石窟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年)開鑿,歷北周、隋、唐等代修建而成。依山勢分為八個區域,山下有河流,是適宜僧侶修行的地方。第一區是大佛樓區,第1至5窟; 與桃花洞區第104至108窟,及相國寺區第52至103窟,同屬唐代石窟。北魏洞窟集中在第二區子孫宮區的6至39窟。北周是須彌山石窟造像的全盛期,洞窟集中在第三區圓光寺區的40至50窟,及第四區相國寺區的51窟; 其餘在松樹洼區、黑石溝區、三個窯區的洞窟,多屬隋唐修建。[1](圖4-5)

圖4 - 須彌山石窟分佈
圖4 – 須彌山石窟分佈
圖5 – 摩崖石窟群
圖5 – 摩崖石窟群

彌勒信仰

我們是次步行路線,只途經第一區大佛樓區第5窟內所供奉的彌勒佛。彌勒是梵文Maitreya 的音譯(雖然季羨林研究認為是吐火羅語Metrak的音譯),意思是「慈氏」。彌勒佛與須彌山也是息息相關的,因為彌勒佛講經說法的地方,便是在須彌山上的兜率天宫內。

彌勒信仰包括「彌勒上生」及「彌勒下生」兩部分:

「彌勒上生」是描述彌勒佛在兜率天世界講經說法,信仰上生的人,希望死後得生兜率內院,跟彌勒佛修行,將來再隨佛回到娑婆世界。「彌勒下生」是說五十六億萬年後,彌勒佛下生於娑婆世界成佛,那時人間已是淨土。

彌勒這名字早見於後漢安世高譯出的《大乘方等要慧經》[2]及其他大小乘諸經。較後的漢譯本《佛說彌勒下生經》,則是獨立記載彌勒下生思想的佛經。按《開元釋教錄》記載,此經前後六譯,現僅存三譯:

第一譯是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彌勒下生經》[3];

第二譯是姚秦鳩摩羅什《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4];

第三譯是證聖元年 (695年) 剛從印度回國的義淨法師所譯的《佛說彌勒下生經》。

彌勒信仰在南、北朝已開始盛行,晉朝道安法師曾與五百僧俗等,發願往生彌勒淨土。在戰爭連綿或苦難的朝代,彌勒信仰尤其受下層百姓歡迎,祈盼彌勒佛提早下生,反映人民對國家安穩、太平生活環境的嚮往。

唐代中原地區包括皇室及知識分子階層,也廣泛信仰彌勒。武則天信佛,按《資治通鑒》卷204記載 : 「東魏國寺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彌勒佛下生。」所以武后在各地造像,並開鑿敦煌第96窟的彌勒大像。其孫玄宗也信奉彌勒,在開元元年(713年)登基後,即興建安國寺彌勒大殿。而四川高七十一米的樂山大佛,也是在初唐建造,反映彌勒信仰在唐朝盛行的情況。[5]

洞窟形制

彌勒坐佛位於大佛樓區的第5窟內,大佛樓區位處石門口北崖,於唐初雕鑿。石門自北朝至唐朝時,一直是中原與突厥必爭之地,常有軍隊屯兵於此。在山崖上開窟造像,不但可供兵民祈拜,也有勸善作用。第5窟是馬蹄形摩崖窟,呈大像窟形制,敞口,穹窿頂。洞窟內壁仍可看到樑、枋、椽孔,反映原先裝有木構檐樓建築。根據《重修圓光寺大佛樓碑》記載,至晚明代在此建三重樓閣,但現已蕩然無存了!

坐佛形像

由於相關佛經沒有描述彌勒佛的具體形象,所以在彌勒佛造像方面有立像、結跏趺坐像、倚坐、交腳等多種形象。立像、結跏趺坐,主要流行在印度和中亞地區。倚坐及交腳是中國彌勒圖像的主要標誌,其藝術風格最早可追溯到阿富汗,形成「涼州模式」的佛教藝術系統。早期流行在西域以東、河西走廊及敦煌石窟一帶,甚至影響了460年在山西開鑿的雲岡石窟。從初唐開始,敦煌的彌勒下生經變主尊,全採取倚坐佛的形象。

須彌山位處中國西域,第5窟的大佛建於初唐,所以也採倚坐形式,體驗了涼州模式特定坐式的風格。窟內沒刻上說法圖,所以是彌勒下生像。窟內的彌勒佛高20.6公尺,是須彌山最大的造像,也是國內最大的石窟坐佛之一。佛像面相豐頤,上身較短,下身修長,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裙擺覆座前,衣褶較北周造像更為貼身。(圖6)

圖6 - 第5窟的彌勒坐佛
圖6 – 第5窟的彌勒坐佛

由於今次寧夏行目的,是步行籌款活動,故未能多作停留,仔細參觀其他石窟。幸好在石窟對岸,新建了「須彌山博物館」 (圖7),館內可觀賞到北魏、北周、隋唐修補的佛像。(圖8-9) 希望將來能再有機會,重臨寧夏這片美麗的塞上明珠,更深入了解西域佛教的發展。

圖7 -須彌山博物館
圖7 -須彌山博物館
圖8 - 北魏, 菩薩
圖8 – 北魏, 菩薩
圖9 - 北周 菩薩頭像
圖9 – 北周 菩薩頭像

[1] 馬世長、丁明夷著:《中國佛教石窟考古概要》,第三章,頁167-169,藝術家出版社,2007。

[2]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二冊,No. 348。

[3]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四冊,No. 453。(按: 也有學者認為非竺法護所譯,見釋道昱,〈早期彌勒信仰——以道安為主〉,頁151。)

[4]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四冊, No. 454。

[5] 敦煌研究院主編:《敦煌石窟全集》中,由王惠民主編:《彌勒經畫卷》,第一節,頁17-20 ; 第三節,頁45-47 ,香港商務印書館 ,2002。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