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有人說,現代社會物質發達、經濟富裕,人們卻心靈空虛、道德淪亡……又說減少物質,則能恢復靈性云云。有人認為這時代物欲橫流,靈性受到極大威脅;但也有人相信,正因為物質過盛,才突顯出靈性的重要,這時代開啟了心靈發展的新契機。
到底經濟與靈性、物質與心靈的關係為何?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兩者矛盾對立;有人則主張只要處理得宜,兩者可以共存。最近,中港台知名的海雲繼夢法師,就這方面提出了其獨特見解──「靈性經濟學」。
70年代台灣工商業起步階段,未出家的海雲法師在大學主修經濟。他畢業後任職於台灣經濟部,見證了寶島80年代的經濟奇蹟。同時,他察覺到西方經濟價值觀的問題,於90年代毅然放棄公職,出家弘法。
本年9月初,台灣大華嚴寺、華嚴學會舉辦第一屆華嚴全球論壇暨世界佛教青年僧伽協會(WBSY)第七屆年會,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專家學者聚首台北大學,希望突破國界及宗派,凝聚全球佛教徒,為人類福祉及環境生態出力。論壇分別從「佛教徒的生態環保的全球責任」、「生態環保與入世佛教」、「佛教文化當代發展」、「佛教教育與文化」等方面,就大會主題「新時代僧伽青年的使命──全球化運動在佛教」展開研討。
海雲法師在首場論壇,即發表了論文〈我們只有一個選擇〉。從其兼修經濟學與佛學的背景,加上二十多年來對社會的觀察,提出「靈性經濟學」。
海雲法師指出,二次大戰後,美國式資本主義蔓延全球,形成以利潤為本的普世價值觀。結果,物質與欲望無限膨脹,造成人性的扭曲與物化,埋沒了靈性;經濟的競爭與掠奪,導致全球資源分配不均,世界七分一人口佔用了全球九成資源,其餘七分六人口則需忍受匱乏或貧困;物質過度發展,人類肆意製造廢物及傷害動植物,嚴重破壞環境,也促成了全球暖化的浩劫。可見,經濟成長犧牲了全球人民的幸福與永續生存的權利。
法師認為,上述問題源出於當代文明的「共犯結構」:政治家欲於民主選舉中取得權力,必須開出誘人的社會福利承諾;當權後為兌現政見,便須增加稅收(但社會福利不一定奏效,如設置老人社區、安寧病房,無法解決老人的心理及尊嚴問題);為免人民對加稅反感,便要讓社會更富裕,方法是擴大企業利潤,此舉更能同時贏得企業家支持其當政。民主選舉、社會福利、企業利潤,三者形成循環,共同推動經濟成長。
法師形容經濟成長是「惡魔」。企業為了擴大利潤,便要大量刺激消費,同時大量生產,這便需要大量資源,並產生大量垃圾,導致溫室效應。過程中,政府鼓勵自由競爭,不僅造成浪費,更促使人人皆急功近利,活在競爭與成敗的恐懼及壓力中;企業鼓吹大量消費,難免浪費資源及破壞生態,更形成物化和病態的價值觀;「分期付款」此一發明,破壞了節約及穩定的生活型態,使人們不懂珍惜現在,而透支子孫的生活資源。
簡言之,整個「共犯結構」的核心價值就是競爭、利益和權力,以慾望為本、經濟為目標、掠奪為手段,嚴重破壞了「人性與靈性」、「人際與族群關係」、「地球自然生態」,令人們幸福感低下。
要拯救人類及地球,便應採取以人為本的佛教思想指導新的普世價值觀。倡導佛教思想,乃因大乘佛法首重靈性的提升,包含有關世間和諧之教育,以及對環境、生態的深度關懷。過去佛教缺席於近代文明的塑造,如今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佛教徒應該走出既有界線,落實菩薩精神,一起指出問題癥結,提出既能保持現有文明成就,又能推動全球永續生存的願景。此即法師提出靈性經濟學的原因。
靈性經濟學,就是要將人類的文明建設,建基於靈性上,而非自然資源上;以靈性成長的人生活動,取代物質慾望的物化活動。其具體建議如下:
一. 對於地球環境──矯正大量消費、揮霍資源的錯誤模式,重建以地球資源為本位的價值觀。限制生產規模及資源運用;限制消費,永久使用非消耗品,珍惜使用消耗品;嚴格限制一般生活用品採用信用卡或分期付款;原料生產國對原料增收稅款,以減少濫用;鼓勵以環保為休閒或宗教活動內涵,而非以製造垃圾的活動作休閒。
二. 對於人類族群──加強家庭教育、倫理教育,提倡社區生活、社會公德、種族共融、人際互動、心靈溝通,專門從事家庭事故與社會事件的研究及疏導。
三. 對於靈性智慧──各宗教間應寬容互動,坦白交流,求同存異,共擬人本宗旨的社會價值觀;宗教自身應適應時代演變,以恢弘胸襟迎接改革,擬定新方針及政策;宗教及教育人員應接受有深度的訓練和適當的管理;避免宗教活動商業化,而令其合法化。
法師相信,現在是推行靈性經濟學的最佳時機,故倡議各地佛教徒合力建立新潮流。蓋全球正處於陣痛時代,若待金磚四國繼七大工業國經濟成長起來,由於前者人口比後者多兩倍,其耗費資源及破壞環境的程度,將遠超出地球的負荷!
海雲繼夢法師的主張,已出版成書,內有更詳細的闡述,對現代經濟模式也有更嚴厲的批評。其說是否適切、可行,讀者當自行判斷。筆者於此略作介紹,並不表示認同或反對,僅希望引起大家對靈性與經濟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