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小小大豆的無限大世界──香港科學家林漢明教授專訪

林漢明教授是世界大豆基因組研究的主要推手之一。求學時家境不富裕,憑著奮發努力讀書,考取奬學金負笈美國深造。

一粒小小的大豆,才不到一個尾指頭大小,然而蘊含著豐富的營養及環境價值,影響著世界的糧食供應、國際經貿、可持續環境和社會文化。土生土長的香港科學家林漢明教授以研究大豆 (註一) 為畢生志業,過去二十六年,熱情不減,無懼風雨,努力不懈,把論文寫在大地,從實驗室走到田野,將成果留給農民;從兩手空空開始,累積每份微小的力量,一步步改變世界。

這位大豆專家至今發表的科學論文逾200篇,去年5月,林教授科研團隊研發的三種耐鹽耐旱的隴黃大豆品種種子,隨中國神舟十六號到太空,進行一次太空搭載實驗。

「將微不足道的事一件件加起來,便會成為改變世界的動力。」林教授誠懇踏實地分享道。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兼農業生物科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回想起初心,打算大學畢業後從事農務相關的工作,志力為農民做一點實事,改善他們的收入和生活。1996年在美國完成博士研究工作後,遇上人生交叉點。

林漢明教授和他的團隊一直堅守一個理念「把論文寫在大地,從實驗室走到田野,將成果留給農民本」,大半生為農民做了實事而感到驕傲。

不忘初心  熱誠堅毅貫徹理想

當時農業科研巨擘孟山都公司 (Monsanto Company) 和香港中文大學同時給了他工作機會,前者薪金和待遇都較好,還可以取得美國居留權,然而,林教授回想到自己的初心,決定選擇後者,回港教書。他指出,一份穩定的收入,令他沒有後顧之憂去做有興趣的項目,不須要處處受制於商業考量去做研究。

「『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當時大學沒有做研究的起動經費,我和學生去拾荒,猶記得當時我在拾回來的一張白板上繪畫出願景藍圖,學生們頓時的反應是遠不可及。隨著努力一步步地做,經過無數失敗,不經不覺把目標實現過來。」林教授引用中大新亞書院校歌歌詞提到他的開拓精神。

林漢明教授與他的大豆科研啟蒙老師邵桂花(右)合照。

傳承大豆科研的價值   為人類作出貢獻

林教授的博士學位是研究細菌的,1997年返香港母校任教由零開始轉做大豆研究,於是到中國大陸考察拜訪農業相關的科研前輩。當時中國農業最熱門研究水稻,大豆研究實屬冷門。他勇於挑戰,走到乾旱鹽漬化的大西北,由甘肅省開始他漫長的科研之旅。

「當時農業科研被視為低端的研究,取不到贊助的研究經費。而農民當時的收入也不高,於是我自資掏幾萬元給他們用一年去種植研究中的大豆種子。」

因緣際遇之下,認識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研究員邵桂花,得悉大豆研究的價值,聽到她對大豆耐鹽研究幾十年,仍未完成心願找到大豆耐鹽基因的經歷後,當時年青的林教授用誠意和努力打動邵老師,讓他肩負起這個任重道遠的任務。邵老師既是林教授的啟蒙者,也是他的忘年之交,她把大豆科研和生產的知識和人脈,一一傳授給林教授和其團隊,奠定了林教授日後對大豆研究的推動和貢獻。


林漢明教授心懷若谷,誠懇勤奮,孜孜不倦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把大豆研發工作薪火相傳。2019年與實驗室成員合照。

樂觀篤行    兌現誠諾    不斷發掘生命的意義

「終於在2014年實現了於1998年對邵老師許下的承諾,實在是一件令我非常開心的事。」林教授分享了幾個令他堅毅不斷的里程。林教授團隊首次獲得大豆內的耐鹽主效基因,成果於2014年發表在《自然·通訊》學術期刊,為日後培植耐鹽大豆奠定基礎。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我以《禮記》中這句作為座右銘,在這個混亂世界不致迷失。「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怕失敗不去作為,你已經失敗了。我相信傳承善意,透過自己的成果去傳揚開去,惠澤他人是件美好的事。」他說。

「教育工作令我最感到有意義是幫助到迷失的學生重拾生命的動力。」林教授培育下一代不遺餘力,桃李滿門,他那份人文關懷的善良,待人懇切的心懷展現無遺。他闡述說,每去一個新的地方做科研工作,都會找找看有否自己教過的學生,有熟人搭橋照應,有助提高項目的成效。

林漢明教授與緊密戰友甘肅省農科院教授張國宏(左)經過多年研究,育成了耐鹽耐旱的隴黃大豆,並成功於去年5月搭載神舟十六號,展開太空實驗研究。

推廣大豆對環境持續發展的價值

三年的疫情幾乎令世界停擺,林教授被迫留港暫緩他在香港以外的研究項目。他並沒有懈怠,用這段時間完成他的出書目標,於去年5月出版了《一豆一世界──從大豆歷史、食品文化到現代經濟科研》,深入淺出,將大豆的科普知識、歷史、世界經濟、糧食安全、人情趣味帶給我們。

大豆發源於中國,古籍稱為「菽」,自古至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春秋戰國時代,大豆和小米便是主要食糧,要解決人民溫飽,從而治理天下,便要種好大豆和小米。豆腐是黃豆製品,高蛋白素食,是佛教僧侶首選的食品。日本豆腐起源的傳說,亦與日本佛教發展有關,主流相信是經中國唐代鑑真大師把豆腐傳入日本。

經過多年努力,林教授與他的最佳工作夥伴兼摯友——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張國宏教授成功育成三種新的耐鹽耐旱大豆品種隴黃1號、2號、3號,並無償給當地農民使用。按當地機構推算,由2016至2020年累積計,三種大豆在甘肅種積面積超過83萬畝,令農民增加收入達至6,900萬人民幣。

林教授補充指出,大豆的固氮功能(註二),減少化肥使用,並改善土質;另外,直接食用大豆原型製品的優質蛋白,減少吃肉,多吃素,對可減碳排放,最終對持續環保有莫大幫助。

「我自己推算,以上甘肅大豆種植減排約55,000公噸。如果將來可把這些計算作為碳信用額 (Carbon Credit)到碳市場交易,可以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收入。」林教授談到展望將來的科研大豆種植成果。

林漢明教授指出,巴基斯坦的農民渴望改變,積極參與大豆科研種植。

鍥而不捨    讓大豆科研更上一樓

林教授的科研項目由中國甘肅開始,已拓展到南亞的巴基斯坦,以及非洲大陸的南非。疫後林教授於2023年4 月到了巴基斯坦的實驗種植場探訪,並準備於2024年1月到南非。他說道,出發前要有好多準備工作,例如購置豆漿機、找廚師教導我們的團隊學識幾道大豆料理,希望去到南非村落,教育村民大豆的食用價值,讓他們不只當大豆是生畜的飼料。

為了持續推動和傳承大豆科研,林教授也獲邀參加內地、美國和韓國大豆學者主持的項目,同時也組織了香港較年輕的學者參與農業研究,在香港舉行相關的學術交流活動,幫助擴闊他們的視野和提升他們的科研能力。

至於香港務農或對種植大豆感興趣的人士,也可以到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 (www.seedtec.hk) 免費取得大豆和其他種子試種。

註一:大豆是指豆科植物,有不同形狀和大小,包括黃大豆、黑大豆、青大豆及褐大豆等。中國大豆的主產地在東北。一粒大豆的重量中約有36%-40%是蛋白質,20%是油分。大豆是全世界食用植物蛋白質和植物油的主要來源。

註二:每公頃的大豆,每年平均固氮100公斤,換算後大概為世界節省超過900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以30年冷杉吸收111公斤二氧化碳換算,種植一公頓大豆一年,節省的二氧化碳可媲美8株30年冷杉。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