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人們害怕失去財富,因為他們一般都相信地球資源有限,僧多粥少,你不拼命把錢擠到自己的口袋裡,錢只會流到別人的戶口。然而,我援引了美國文化人類學家薩林斯(Marshell Sahlins)的學說指出:「初民社會是豐裕的」,人類最初並無必要對土地投入大量勞力,以獲取最高產量。在人類往後的歷史發展中,人們(尤其是現代人)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因為資源匱乏,而是因為欲望的增生。在初民社會中,由於天然資源豐裕,人類大概並不担心沒有足夠的財富,以換取物資,滿足生活所需。與此相反,當人類的欲望開始膨脹,由「想要」大幅蓋過「需要」時,再多的財富,在「無窮」的欲望面前,也只是杯水車薪。財富再多,也無法滿足人類的欲望,這已令人如鍋上螞蟻,更何況「失去財富」,怎不叫人恐懼?
但我們不時也聽到人家說:「錢財不外是身外物」,尤其當我們的家人或朋友失去財富時,我們總愛說這句看似達觀的說話,安慰他們,叫他們不要太介懷。有時,我們還會再補上一句:「最重要還是XX!」這個「XX」可以是生命、身體、健康、家人、朋友,不一而足,視情境而定。面對變幻不定的世界,中國人自有一種達觀的智慧,這是經歷千年以上的歷史沉澱。但對於「錢財不外是身外物」這一句話,我倒有另一種理解,那就是:對於人類來說,財富本來只是一副用來滿足欲望與需要的工具與制度,而它為人們換來的,往往是大大小小的各種物件。所以,這些物件(例如電飯鍋、手電、食物等)既是人類的「身外物」,同時又是人類內在需要與欲望的體現。自然物件(例如食水)如是,人工物件就更是如此。所以,當我們說「錢財不外是身外物,最重要還是XX」時,我們其實並沒有真正勘破人類本身的生命之謎。
記得多年前,由於搬家,電召了某離島上提供貨運服務的板車師傅(司機)。由於筆者是一介書生,最多的東西還是書,但再多的書,兩台板車便足夠了,也不算怎麼大陣容。後來跟板車師傅聊天,他說我的東西不算多了,他曾幫一對沒有小朋友的夫婦搬家,人雖少,卻動用了八至九板車,才能把他們所有的「身外物」搬到新家。我驚嘆的問道:「兩個人,怎可能有這麼多東西?」師傅只是聳聳肩:「香港人就是如此。」想一想,他也有道理。在我的老家,便有妹子由某連鎖食店辛辛苦苦一再光顧套餐而換領回來的一整套「101斑點狗」小擺設,至於妹子為什麼要把它們換回來,我也只能跟師傅一樣聳聳肩:「香港人就是如此。」又或者:「人本來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