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破解生死之謎

「生死」之謎離不開「因、果、緣」三者的微妙關係

釋尊在《阿彌陀經》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法者,指阿彌陀佛的名號救度、念佛往生之法。

佛教的淨土法門是難說之法,原因之一是講往生,世人認為是講死,不吉利,故避而不談;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原因之一也是講淨土,但因誰都不曉得淨土是甚麼,質疑是否存在。縱使有人聲言見過極樂世界,但被指為無稽之談,毫無科學根據!

種種原因,人類了解死亡不多,如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釋迦牟尼佛亦為了窮究宇宙人生的真理,特別是眾生「生老病死」的生命之謎,毅然捨王位出家作沙門,經六年苦修,終於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徹悟真常,取得正覺,完成佛道。

釋迦牟尼佛悟到了甚麼人生道理呢?簡單來說,是「因緣生滅法」。所謂「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亦即「緣起法」,說明了世間一切事物,包括眾生「生老病死」之謎,亦離不開「因、果、緣」三者的微妙關係。

有生必有死是因果關係的必然性;緣到即死是未知數,則是偶然性

生死是一種因果關係。生是因,死是果。有生必有死,是必然和自然的因果定律。換言之,入一且出生來此世界,就註定步向死亡,生和死是相依,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人人雖知必死無疑,卻不知何時死。「死期不定」,誰都不知道你先死,還是我先死。只要「緣」一到,一命嗚呼,就此一生!死神可以突如其來,如電光火石,令人防不勝防。

儘管你有家財萬貫,位高權重,兒孫滿堂,死時是人最脆弱的一刻,無能為力,無奈接受死的事實。剎那間一切徹底失去。獨個兒來,獨個兒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因緣生滅法是隨緣變異的有為法

佛教稱死亡為「無常」。「常」就是恆常不變,永遠存在,但我們所處的世界卻是「變幻才是永恆」,所以叫做「無常」。世間一切事物時時刻刻在輪轉變化中,如人在生、老、病、死中,物在成、住、壞、空中,連念頭都在生、住、異、滅中,無窮無盡循環變遷,所謂「諸行無常」。

為甚麼世間一切事物會不斷變化?如上所述,「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因外在事物或環境產生變化,引致某事物的內在因素也不得不變化。原來世間一切事物皆不能獨立存在 (諸法無我),而不受其他事物影響,並產生變化。換言之,世間一切事物互為影響,所謂「諸法無我」。

我們所認知的世間一切事物,都是沒有常態;業因隨緣而變化,自然產生相應的業果報應,佛教稱為「有為法」。凡是存在的,一定會消失,這是自然規律,又如《金剛經》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知從事物形成生起那一天開始,就一步一步邁向滅亡,我們的身體亦如是。

我們的身體每年生日大一歲,亦即壽命減一歲,所謂「如牛赳市」,邁向死亡,這不是悲觀還是樂觀,而是實觀,即《金剛經》言的「如是觀」,如實觀等,我們為何不實事求是認識,及積極面對生死問題,乃至徹底解決生死大事呢?

佛教的「善惡報應」之理

既然釋迦牟尼佛是最有智慧、最具愛心的人,他曾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理,而覺悟生死是甚麼一回事,並解決生死大事,同時能教化我們如何解決,我們不妨聽一聽釋尊如何破解生命之謎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總算不會來此世界白走一趟。

釋尊不但告訴我們是「因緣生滅法」,或「緣起法」,而且揭示世間一切事物變化是有規律的,而不是不規則、隨意、隨機的,如上所言,業因隨緣而產生相應的業果報應。所以,世間一切事物,包括生死,也離不開因果,總不會無緣無故的。

所謂「報應」者,是我們按照世間的善法和惡法,透過身、口、意三業,造成業因,有善因和惡因;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不報,時辰 (機緣) 未到」,這是世間的「善惡報應」之理。

佛教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

一般而言,人若心存善念,自得善報,令人樂受;反之,惡報令人苦受,所以,一切聖賢皆勸人誡惡向善,恪守三綱五常;一切宗教皆導人止惡行善等等,自得人天之樂,然而佛教認為「善惡報應」不止於現世,還延展至來生,佛教稱之為「三世因果」。

善報雖可延壽,但始終難免一死。善報可得善終,即人死時身心無痛苦,是修持善法的一種善報。死是八苦之一。為甚麼死是苦呢?《無量壽經》云:「大命將終,悔懼交至。」「大命」是寶貴的生命。人快要死時,懊悔和恐懼交織而至,心內難受至極。

為甚麼人死時會懊悔?懊悔甚麼呢?所謂「悔不當初」,後悔當初沒有利用有生之年行善積德,如今不得善終,不但承受身心種種苦痛,肉身四大分離,心識六神無主,更恐冤親債主來討債,黑白無常來討命!

人臨命終時,必有一種莫名的恐懼,例如,焦慮不知道往那裡去,遺憾尚有未說的話,尚有未圓的願,尚有未放得下的情與愛,總之,人因未了之業,故於六道之中,流轉生死,繼續受輪迴之苦,佛教稱之為「六道輪迴」。南無阿彌陀佛!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