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唐卡,才會為觀者帶來加持?尼泊爾雪謙寺慈仁藝術學院(Tsering Art School)院長昆秋拉哲巴(Konchog Lhadrepa)經常教導學生,繪畫時必須抱著利益眾生的心念;以虔敬心、慈悲心去繪畫,這樣的唐卡才會有加持力。
猶記得去年7月,來自雪謙寺的一批珍藏唐卡在香港展示,技藝巧奪天工,卻呈現一份樸實、不張揚的清淨,令人印象深刻。今年,雪謙寺再度借出約二十幅珍貴唐卡,現正於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的「唐卡‧藏醫學‧沙壇城之展現」公開展出,展期至9月11日。參觀人士可透過導賞、演講及工作坊,更深入了解唐卡藝術及展品內容;慈仁藝術學院的畫師亦會於展覽期間,即場製作藥師佛沙壇城。
蓮師八變 化度眾生
適逢藏曆火猴年暨蓮花生大士之誕生年,昆秋院長專程從尼泊爾帶來不同年代的蓮花生大士唐卡。其中一套十幅的「蓮師八變」古老唐卡,依據《蓮花遺教》的內容,詳細描繪蓮花生大士的生平事跡。其中八幅敘述蓮師為了化度不同之眾生,示現八種變化之身相,各具尊形及法號。當年頂果欽哲法王(Dilgo Khyentse Rinpoche) 特意派遣專人到錫金,將此套唐卡請回雪謙寺;以往寺內舉行的金剛舞法會,亦只展示其複製品,是次在港公開展出全套真跡,實為相當難得之因緣。
另一幅珍貴展品《蓮花生大士三根本合修》唐卡,是西藏著名畫師拉哲札基應頂果欽哲法王之邀請而繪製;畫面設色雅逸清麗、線條勾勒細緻流暢,充分展示噶瑪噶孜畫派的藝術風格特色。昆秋院長透露,此作一直跟隨法王多年,具有相當大的加持力;同時並稱雪謙寺內的唐卡,是僧侶修行極為重要的工具,他們會在繪有個人修持之本尊與護法的畫像前,依循其密咒儀軌訓練觀賞。
唐卡畫師 苦練六載
唐卡對密乘修行者如此重要,因此,唐卡畫師對於佛教義理、繪畫技巧與造像法則,均須具有深入的認識;修行更是學習唐卡之必然課題。慈仁藝術學院的學生、完成六年正統與嚴格的訓練,再經考核合格後,方可成為唐卡畫師;畢業後,畫師可選擇再進行三年的深造實習。
唐卡中佛菩薩的形貌、色彩、法器、手印、座勢及背景圖像,皆必須嚴格依循造像度量規矩來繪製,才能圓滿體現佛菩薩本尊的聖相。傳統的唐卡課程嚴格遵循次第,學生先從學習繪畫花、葉、植物等簡單圖像,掌握基本描劃比例與色彩運用後,繼而學習佛像的比例及量度的技巧知識,接著繪畫度母、文殊菩薩,而忿怒尊則是最後才能學習的。
筆尖示現 慈悲喜捨
展覽期間,慈仁藝術學院的唐卡老師,於工作坊教授公眾繪畫唐卡的基本圖案與賦色技巧。鄔金老師先為每位參加者以鉛筆在白紙上,示範描畫各式簡單的唐卡圖案,題材包括蓮花、樹葉、手印等。參加者按照鄔金老師描繪的圖案臨畫後,會得到批改的意見,再獲指導賦色的技法。筆者參與了是次唐卡工作坊,不但見證鄔金老師熟練細緻的繪畫技巧、專注認真的態度,更感受到他在繪畫與指導時,自然流露出來的慈悲心。
彩沙壇城 體悟無常
慈仁藝術學院的畫師已於開幕當日,為藥師佛沙壇城繪製基礎構圖,現正進行鋪砌彩沙的程序,即將完成作公開展覽,並於 9月11日中午12時 舉行結壇儀式,讓大眾一同參與。
壇城,可詮釋為諸佛菩薩本尊安住的淨土宮殿,其內在意義實為眾生心的清淨相。而沙壇城之製作,畫師須以高度的專注力,將特殊彩沙以金屬製的漏斗形工具,細緻地按照壇城線稿鋪砌,每一步驟皆須謹遵經典記載,如法地製作。結壇當日,藥師佛沙壇城將於瞬間被分解,參觀者或可透過親歷整個沙壇城之製作、完成與消解過程,從中體悟一切事物於轉眼消逝的無常本質。
「唐卡‧藏醫學‧沙壇城之展現」
展期:2016年9月1至11日
地點:饒宗頤文化館(九龍青山道800號)
如欲了解相關展覽資訊,以及導賞、演講、工作坊的詳情,請致電(852)3428 5659 向主辦單位查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