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

佛陀: 偉大的旅人。佛陀大涅槃2550年紀念郵票,印度2007年發行。
佛陀: 偉大的旅人。佛陀大涅槃2550年紀念郵票,印度2007年發行。

上期提到「閒事」,我想其中一項最為香港人津津樂道的閒事,是旅遊。當然,旅遊不是只此一家的香港現象,而是全球現象。曾幾何時,旅遊是歐洲紳士與貴族階層的專利。在十八世紀的英國,有所謂「壯遊」(Grand Tour),是英國貴族、富裕的紳士的教育性成年禮,即在成年以前,花比較長的時間在外地旅遊歷險,目的是增長人生閱歷,為未來漫漫的人生揭開序幕。來到上一個世紀末,隨着全球主要經濟體系去工業化,生產主力轉向金融與服務業,旅遊業也慢慢變成一門吃香的行業,當年只屬上流社會階層專利的壯遊,現在都變成了一項平民化的消閒活動。

有旅遊經驗的人都知道,旅遊者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將行程由始至終都安排得詳細而緊密的人,他們的行事曆通常都是填得滿滿的,一天裡的閒事,甚至比平日一天裡所要做的正事還要多,而且做得還要有效率;另一類則是隨興到底的人,他們無論在出發前或抵達後,都不會刻意計劃些什麼,總是碰上什麼便看什麼,凡事率性而為,好不瀟灑!當然,不同的旅遊風格,自有其趣味,只要這對比強烈的兩類人不是結伴成行,便不致產生比核爆還要嚴重的災難。

印度佛教聖地。佛陀大涅槃2550年紀念郵票,印度2007年發行。
印度佛教聖地。佛陀大涅槃2550年紀念郵票,印度2007年發行。

這迥然不同的兩種旅遊態度,倒叫我反問一個根本的問題:旅遊到底是為了什麼?這讓我聯想到美國著名作家Paul Bowles在其小說《The Sheltering Sky》中所提出的一個著名區分。根據Paul Bowles,旅遊者可以分為「遊客」(Tourist)和「旅人」(Traveler)兩種。他認為二者的區別有二:(一)「遊客」通常會於短時間內完成行程,並趕回出發的原處;「旅人」則會經年累月的漫遊,因為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所以會慢慢的由一個地方漫遊至另一個地方,毫不着急;(二)「遊客」通常是保守的,他們對自己所屬文化的一切照單全收,不會質疑;而「旅人」則會通過比較異文化與自己所屬文化的異同,躬身自省。

或許,學佛也是同一道理吧。你到底要成為佛法國度中的「遊客」,還是「旅人」?當然,作為「旅人」,多多少少會因為世界觀的更替,而感到(暫時的)迷失。但難道(某意義上的)迷失不是給學佛者的好消息?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