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昔有婆羅門自謂多知,於諸星術種種技藝無不明達。恃己如此,欲顯其德,遂至他國抱兒而哭。有人問婆羅門言:汝何故哭?婆羅門言:今此小兒七日當死,愍其夭傷,以是哭耳。時人語言:人命難知,計算喜錯。設七日頭或能不死,何為豫哭?婆羅門言:日月可暗,星宿可落。我之所記終無違失。為名利故,至七日頭自殺其子,以證己說。時諸世人卻後七日聞其兒死,鹹皆嘆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錯。心生信服,悉來致敬。猶如佛之四輩弟子為利養故自稱得道。有愚人法殺善男子詐現慈德,故使將來受苦無窮。如婆羅門為驗己言,殺子惑世。
--《百喻經》卷一第十一「 婆羅門殺子喻」 (CBETA: T04, no. 0209, p0544c02-16)
過去有一個婆羅門,自稱知識淵博,精通各種星象占卜,想找機會顯示自己的厲害,就到了別的國家,抱著兒子痛哭起來。有人問他何故哭泣,婆羅門說:「我兒子七天後就要死了,非常傷悲,所以哭了。」當時的人對他說:「人命難測,算卦也會出錯。或許過了七天未必會死,為何要提前哭呢?」婆羅門為了證明自己的預言,在第七天就把兒子殺了。當時聽說他兒子死了的人皆以為他真是一位智者,心裏都很信服,都前來向他表示敬意。婆羅門為博取名利,殺死親兒,邪行惑眾。
邪見令人思想行為偏差,難以了解佛教的真義。佛教說每個起心動念無非是業,多生的流轉形成習氣,習氣影響行為。隨著各人的身口意業力,生起各種貪瞋痴等煩惱。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在人我是非中攀緣計較,所作所想都成了惡業,對我們有影響,故佛法教我們懂得反省、慚愧、懺悔以淨心。據《龍樹菩薩傳》記載,龍樹菩薩在年少時曾經做過輕狂之事,亦從自己的錯誤中省悟,成為後人敬重的佛教大德,有「八宗共祖」的稱號。
龍樹生於約西元二世紀南印度毘達婆國,屬婆羅門種姓,天賦異稟,幼時跟父親念誦及學習「四吠陀」,即通達句義。他才華過人,也精通各種天文,地理,醫藥及法術等,少年時已馳名各國。他始創中觀派,為大乘空宗的代表者,對多個佛教傳承有著深遠的影響。
年輕時的龍樹與他的三位朋友聰穎過人,自恃對天下義理都了然於胸,加上因事受到沉重打擊,年少氣盛的龍樹變得狂妄自大。四人前往巫術家學得隱身之法,有恃無恐地往來王宮,侵凌宮中佳麗。幾個月後國王發現此事,大怒,命武士在空中揮刀,他的三位朋友慘死亂刀之下。龍樹緊臨國王身側站立,逃過一劫。此事令他覺悟「欲為苦本」,反省及棄絕自己的荒唐,決心出家。龍樹到印度北方學習,數月內閱畢佛塔內的經藏,對阿含教義透徹了解,後從上座比丘學習大乘經典《摩訶衍》。他以大乘教理折服外道,得到各方沙門的追隨。龍樹因讚美及供養等利養生起了憍慢之心,自稱「一切智人」,欲自立新大乘教團,可是未如其願。一夜夢中有感,其所聞所知乃是皮毛,微妙大法中仍有他未聞之理,豈能貢高我慢?龍樹受點化後回到南印度求法,得大龍菩薩引入龍宮,獲授大乘經典,方知原來大乘佛法甚深微妙,過去所知但未通之理及困惑一時解開。龍樹省悟過去的自大,悟到大法須要躬自實踐,說法利人才是弘法正路,自此致力修行及著論,弘揚大乘佛法。龍樹的《八不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包含了佛陀「緣起性空」的根本思想。龍樹從他的錯誤中反省,從中體悟到佛法的真理,懺悔過往所作,勇敢面對及改善,積極的弘揚佛法,令後世得到大利益。
今年的農曆新年來得早,剛慶祝元旦,再過三個星期將迎來大年初一。依華人習俗過年前會忙著添置新衣新裝,亦會忙著清理家居,以窗理几明的環境、煥然一新的外表迎接新的一年。外在的整潔予人眼前一亮的舒適,我們內心的整潔更加不容忽視。各寺院、道場舉辦《大悲懺》、《梁皇寶懺》、《八十八佛洪名寶懺》、《藥師寶懺》等等,信眾以懺悔法門滅罪消愆,內心清淨,就可以再注滿安穩祥和的力量。《論語》亦云:吾日三省吾身。可是面對生活繁忙,每日抽出時間反省可能也不容易。趁著年尾的大掃除,清潔的同時,反省一下過去一年的種種,自己的說話行為舉止可有影響身邊的人事物?可有令人不快?可有好心做壞事?可以的話,對受影響的人說句道歉,修補可以修補的;當然也有些是無心之失,甚或根本不知道錯了,藉著懺悔法門,以佛法甘露洗淨身心,以至誠的心解冤釋結。添置新物品的同時,可以再考慮一下物品是否真正需要買新的?還是可以清潔後重用?不需要就不用買,以免為家居添置多餘無用之物。大家日常的說話行為亦然,說話或行動前,可先停一停、想一想,不該說的不要說,不該做的不要做,減少錯誤的言行,減少製造內心的污染。送舊迎新,從舊有的習氣中解脫,改往修來,朝向清新光明的新一年,新自己。
預祝各位新春吉祥,仁和安康!
參考資料:
《龍樹菩薩傳》,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CBETA, T50, no. 2047a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