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地經濟大受打擊;同時世界上幾個最大的經濟體的關係處於緊張狀態。按照金融市場的傳統智慧,在動盪時局中,黃金會起到「避險」的作用,應該是現在投資者的首選。但是時移勢易,在最近這一波風浪中,黃金價格雖稍有上升,但全球投資者選擇的似乎新興的電子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價格由一年前低於一萬美元一個比特幣,升至近期的歷史高位逾四萬美元。究竟比特幣(以至其他電子加密貨幣)代表著金融制度的變革,還是只是一股全不理性的盲目投機風潮?
甚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於2009年推出,創設這種貨幣的一群人訂下協議,將總發行量定於二千一百萬個,由當時起直至2040年以遞減方式發行,使用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指用密碼學串接並保護內容的串連文字紀錄)來確認持有者的資料和交易。由於不少投資者相信比特幣具備固定發行量、機制透明和網上保安完善(不會被黑客入侵)等優點,因此自推出以來,價格雖然大起大跌,但整體走勢還是大幅上升。
比特幣獲得信任和吹捧,令不少信奉傳統金融市場機制的人大惑不解:為甚麼由一群不知名人士協議創立的所謂「貨幣」,在完全沒有任何其他商品(commodity)或貨幣在背後作保證之下,竟可獲得大眾信任,相信其賬面上高達數萬美元的價值,不會突然化為烏有?
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倒要先看看目前由各國政府發行傳統貨幣的機制。任何貨幣的價格要屹立不倒,均有賴該國國民以至全球使用者對它的信心;而信心又不外乎來自該種貨幣背後是否有足夠商品或其他貨幣作支持,以及大眾對發行機構(國家政府及其中央銀行或貨幣局等)的信心。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金本位制崩潰以來,各國貨幣已沒有實質商品支持,歷史上,某些國家在經濟危機中大量印發鈔票,導致貨幣大幅貶值,甚或崩潰,例子屢見不鮮。近年間,多個經濟大國為刺激本國經濟,同樣不斷大幅增加貨幣供應。世人對傳統貨幣的信任,本來就建立於相當薄弱的基礎之上,與比特幣相比,其實分別並不大。
電子加密貨幣的倡議者聲稱,創設這種網上貨幣的目的,正是為了抗衡商品經濟中各大國濫發貨幣,以及用貨幣政策干預市場,因此需要有一種超越政府的貨幣取而代之,而這也可視為世界經濟走向「去中心化」的趨勢。從比特幣至今獲得的反應,這個目標即使未自成功,至少也獲得某些人認同。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這個理想化的構思。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經濟學者Nouriel Roubini批評,區塊鏈技術美其名令人類所有社會和政治生活的紀錄擺放在加密了的「公共賬簿」,不需由任何權力批核就可以查閱,或任何可信賴的中間人(例如銀行)作信託,但其實區塊鏈全操控在一小撮人手中。他指出,以比特幣來說,權力全集中於貨幣「採礦者」、交易所、開發者和富有的持有者。全球約三分二至四分三的貨幣採礦活動由位於俄羅斯、格魯吉亞和中國的少數公司控制。這些公司將交易成本不斷提升,為自己謀取暴利。因此區塊鏈關係的並不是去中心化和民主,而只是貪婪。
無可否認,近年參與比特幣交的大部分投資者,看中的並不是創設者宣稱的崇高理想,而是不斷暴升的利潤,也可算是Roubini口中的「貪婪」。也有不少人將目前比特幣的熱潮與十七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相提並論。當年荷蘭的富人喜愛鬱金香,價錢越推越高,引發種植以至炒賣球根的熱潮,後期更出現買賣鬱金香票據的投機交易,最終自然是以泡沫爆破收場。
財物如幻亦如夢,剎那時得剎那失
佛教對錢財的看法,從《大寶積經》可見一斑。經中有偈云:「財物如幻亦如夢, 愚癡眾生被誑惑,剎那時得剎那失,何有智者生愛心?譬如幻師幻化事,乾闥婆城種種色,財寶如是誑凡愚,於虛妄中何有實?種種苦惱求財利,水火王賊常侵奪,由此能為眾苦因,何有智者生愛樂?有諸常懷貪愛者,馳逐財利無厭時,能於父母無慈心,乃至親屬生怨害。」財物來去無常,今天你擁有盡在掌上,但不代表明天還能在你手中。一個比特幣從去年高峰的二萬美元回落至不足一萬美元,如今卻又在近期成為資金避險的工具,破了四萬美元創出歷史新高。如此大起大落,可真如經中所言:「剎那時得剎那失」。幣值有可能隨時回落,而我們也看不清下次價格再上升的會是何時,這不正是「如幻亦如夢」及「於虛妄中何有實」?
索達吉堪布曾說,錢財的本性就像水泡、夢境、幻術一樣現而不實,我們應對它的本質進行觀察。像加密貨幣這樣,實質性更不明確了。買入它們是因為同意創始人的理念,還是單純為了累積財富?它們的外相相當吸引人,人們也極其嚮往,將心思傾注其中,每當價值上升、下降,我們心情跟著起伏,或苦或樂,更甚者有人為了投機炒賣,向外借債,結果引致家庭不和,「親屬生怨害」,這又怎算是「智者」呢?
真正的智者,懂得正確使用金錢的方法,取之有道,也不輕易被錢財束縛,而且在累積財富後,會思考如何利益眾生。《別譯雜阿含經》說:「集財為四分,一分供衣食,二分營作事,一分俟匱乏。」普通人通過正當途徑積累財富是佛陀所允許的,更關鍵的是在於之後使用金錢的方法。若將金錢可以分作四份,第一份作衣食用,第二份和第三份作投資營利用,第四份則作儲蓄應急用。由此可見,以投機方式追逐財富只是貪婪之舉,與均衡、中道等都靠不上邊。
作為佛教徒,我們應當盡量知足少欲,減少對物欲的依賴。投機交易的終點絕大多數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金錢來滿足欲望。撇除去中心化及取代貨幣霸權的理想外,有多少人投資比特幣,是為了買更多的花、香、果來供養佛菩薩?又有多少人是為了貢獻社會,行利他之事?到了最後,他們都成了金錢的奴隸,人家有的我也要在有,對金錢產生極大的貪執,心裏產生許多痛苦,繼而帶來許多方面的不利。
近年興起的佛教經濟學提出,經濟活動最理想的模式,是盡量用當地資源製造產品,以滿足當地需要;依賴遠方的入口產品,或製造產品供遠方、互不相識的人使用,其實極不符合經濟效益,只應在例外情況下小規模應用。按照這個原則,不論以貨幣政策操控經濟狀況、對貨幣的信心,又或是貨幣價格起跌,均只是旁枝末節。令經濟活動回歸正途,以及如何正確使用金錢,對金錢有正確的價值觀,才是佛教徒真正應該關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