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社會開始流行一種批評文化,甚麼都去批判;每天看新聞,都看到政治人物互相評擊;在職場,不是上司批評下屬表現欠佳,就是職員不滿公司及上司;社區內,人人都像法官,凡事都要審理批判一番;甚至連參與奧運會運動員的球衣,都引起一連串的風波;雖說互相監察有助社會進步,改善不足,但如果凡事都只批評,而沒有提出帶有建設性的可行方案,那便會影響社會和諧,變成語言暴力,破壞正常的社會秩序。
中國近代著名作家魯迅善罵,罵舊社會罵得大快人心;作家李敖以「罵」台灣政界名利雙收。罵有時可以直搗黃龍,釜底抽薪,如諸葛亮罵死王朗,但這裏的「罵」,指的是「尖銳地批判」,是一件有用的事,甚至稱得上是「藝術」。反觀現在人人力求表現自己,似乎能抓到別人的錯處便是英雄,只懂批評,但沒有提出解決方案,就變成只有破壞而沒有建設了。其實,中國人一向提倡和諧共融、包容別人的美德,只是,不知從哪時開始,這美德變成懦弱的代號,這不免會令人感到難過。
謾罵不同於批評,也別於當頭棒喝。譴罵的背後,有憤怒的成分,對雙方是有所傷害,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是難於客觀分析事情,氣上心頭,事情只會越弄越糟,一定找不到「互利雙贏」的方案。「憤怒」這情緒,其存在只是為了人類在緊急關頭時,激發自我保護的能力。所以人在盛怒下,可以做出很多事情,但若處理不當,怒火可以燒毀人的一生,甚至影響整個社會,這就是為甚麼佛陀要告誡眾生,瞋念是「貪瞋痴」三毒之一,是煩惱的根源;所以佛告訴我們,無論做甚麼事情,作甚麼決定,都不要被憤恨心所蒙敝。記得亞里士多德的一段說話;「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有甚麼難的。但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上加難。」這段說話是多麼的發人深省,但如何能做到這境地,我相信只有學佛修行才能達到。
勤修「正念、正定」,會在念頭生起時就知道念頭生起,有定力不隨著念頭轉,不被念頭牽引;有一剎那時間用佛陀所教的「中道正觀」來處理問題,不落二邊,放下對錯、好壞、善惡和能所,用「正見、正思維」來尋找互利雙贏的方法;修行可以令自己在罵他前自覺到是不是應該罵他,罵他對他有沒有幫助,或是想想應該採取其他方法,這就是「覺性」的增長,佛家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的道理。《大乘起信論》所說的「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就是這個意思,剛一動心,「錯了」,馬上就止住,這就是「菩薩」了。
很多人都會想知道佛陀面對謾罵時會怎樣回應,佛經中有很多例子,現在就舉出其中一個典故:
這天,來了一位年輕的婆羅門,因為不滿他的哥哥隨佛陀出家,所以就當著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辭,十分氣憤地謾罵佛陀。
佛陀靜靜地聽完這位年輕婆羅門的謾罵發泄,然後才反問這位年輕的婆羅門說:「婆羅門!你有沒有親朋好友來你家拜訪的經驗?」
「有啊,瞿曇!那又怎樣?」
「婆羅門!你曾經準備餐飲,來招待那些到訪的親朋好友了嗎?」
「有啊,瞿曇!」
「婆羅門!如果他們沒吃你準備的餐飲,那你所準備的食物,最後會歸誰?」
「瞿曇!如果他們沒吃,那些飲食當然還是歸我啦。」
「這就對了,婆羅門!你來我面前,對我粗言惡語,侮辱謾罵,我都沒接受,那你剛才那些粗惡謾罵,最後又歸誰了呢?」
「瞿曇!雖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經給你了。」
「婆羅門!沒有我的接受,何來你的給予?」
「瞿曇!那你說說看,甚麼是接受?甚麼是給予?甚麼不是接受?甚麼不是給予?」
「婆羅門!如果你罵我,我反過頭來回罵;你對我動怒,我也回過頭來對你動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給予。反之,如果不以謾罵響應謾罵;動怒回應動怒;拳頭回應拳頭;爭鬥回應爭鬥;這就沒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給予。」
「瞿曇!我聽以前我們有德行的婆羅門長老說,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在面對別人的怒罵侮辱時,是不會生氣,也不會動怒的。而今,你生氣動怒了嗎?」
這時,佛陀回答說:
「瞋恚永斷的人,還有甚麼事會讓他起瞋心的呢?你應當瞭解:善於自我調伏而正當生活者,是不會有瞋心的,更何況是全然依於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脫者!以瞋怒來回應瞋怒,這是惡劣的人、惡劣的事;不以瞋怒回應瞋怒的人,才能贏得最難贏的戰爭。因為他不但明白對方為何憤怒,也能夠讓自己沈靜而提起正念,不但戰勝他人,也戰勝了自己,讓自他都獲益,是雙方的良醫。不瞋勝過瞋恚;善行勝過不善;布施勝過慳貪;誠實勝過妄語。聖賢者不會動瞋心,也不會有害人的念頭,但惡人執著於瞋恨,卻像山那樣難以鬆動。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馬;狂奔的馬,要靠韁繩控制,但那控制狂奔馬兒的韁繩,遠比不上能控制內心的調伏力!所以我說世界上最好的調禦師,不是那手持韁繩控制馬兒的人。」
這個典故,就說明學佛修行在現實生活中的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