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證道歌(四)

(圖:Pixabay)

(續前文

六祖極力提倡禪非枯坐的生活禪。這在《六祖壇經》中說得非常明白,並且有許多品都有述及此中的義理,如: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癲。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曰:住心觀淨,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知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卧,是行邪道。」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

玄覺系出天台,對次第止觀的修習知之甚深,這在他的《永嘉集》中皆有敘述。雖然玄覺修學和覺悟的道路與惠能不盡相同,但我相信玄覺一定對惠能的頓悟法門極之仰慕及贊同,尤其是當他悟道後,發覺憑藉頓悟可以「一超直入如來地」(《證道歌》語),他自然會認同惠能的法門。這亦是為甚麼他會慨嘆自己「早年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多年枉作風塵客」(《證道歌》語)。故此在歌中他亦以行住坐臥的生活禪為修禪的正道。歌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又說:「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這都是玄覺悟後的肺腑之言。

禪宗的禪法以修心為要,惠能認為這個心是透過在生活中,以般若智觀照而呈現出來。至少,在天才橫溢的六祖看來,這並不是因為住心觀淨而可得。在原理上,住心觀淨一開始就有二元分立的「分別心」,這與般若的空觀及不捨不著的精神有所不同;反而是因為不執著與不捨離(中道)才能自然地證悟此心,而不是先認識此心,再以般若智觀照。惠能的方法是以中道在一種相績不斷的念頭中仍不生起妄念執念的狀態中進行。玄覺深喻此理,雖在《證道歌》中未有直說中道,但實質有多處都是宣揚此未明言的中道,如: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又

「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等等都是。

而筆者認為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最為警醒修行人的一段是,「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認賊將為子。」此既「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所以修心不得不由般若來指導,否則都是「仰箭射虛空」及「莽莽蕩蕩招殃禍」,所謂「差之毫釐失千里」是也(《證道歌》語)。此所以終極修行之道是了「心」與明「中道空」的佛性,禪宗稱之為「明心見性」。是以《證道歌》說:「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了卻此心靠的就是能明白無生的知見力,此無生亦即是龍樹菩薩八不中道的不生不滅義。惠能在修心方面反對捨妄取真(玄覺的見解亦如是),捨染取淨。明心見性是自心超越真妄、染淨的二元對立(中道)才對,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語)。因此惠能批評坐枯禪時說:「不見自性本淨,起心看淨,卻生淨妄……看心看淨,卻是障道因緣。」住心看淨,是虛妄的取捨之心。

關於玄覺對無生的知見,在公案「一宿覺」中的故事是玄覺參見六祖時振錫(仗)繞祖三匝,六祖問:「大德自何方來,生大我慢。」六祖似乎怪玄覺無禮。玄覺答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意思即是說面對生死無常的大事,哪有時間來禮儀那一套?六祖再問:「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這是六祖考一考玄覺對不生不滅這一佛教要義的理解如何。玄覺的對應是「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六祖當時便知玄覺其實已經開悟,所以才有往後稱讚他的「如是如是」,「汝甚得無生之意」及「善哉」等語。所以玄覺大師與六祖是心靈的互相交感引證,師生關係實質是亦師亦友。說到知見力,有所謂「入佛知見」之說。《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畢生出大氣力推動南宗禪為正宗的惠能弟子神會,對於知見極為重視,在談論他個人的修行經驗時表示,「三十餘年所學功夫,惟在見字。」胡適在〈荷澤大師神會傳〉一文亦說:「眾生見性成佛道,又龍女須臾發菩提心,便成正覺…⋯唯言入佛知見。」神會的第四代徒弟宗密在他的《禪源諸詮集都序》中,明言神會的修行重點在「知」之一字,謂:「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此無生的知見力就是心知及心行見中道空的佛性。對於「空」,玄覺的坦白咐嘱是,「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物、人乃至於佛都是假名,虛幻空無,一如海中的短暫浮泡沫,所有聖賢都是如露亦如電般地出沒。但雖是鏡花水月,無論世事如何變化,真理是不能被歪曲破壞的。正如知空但不能撥無因果一樣。故歌云:「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最後大師諄諄叮嚀,大乘佛教就像大象駕的車,焉能被螳臂所擋呢?「象駕崢嶸慢進途,誰見螳螂能拒轍。」故「大象不遊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如果你還是不明白,大師這首歌正是說給你聽的啊!

延伸閱讀

以詩喻禪,以禪寓道--中國佛教文學的瑰寶《永嘉證道歌》

參考資料

蕭麗華:〈以詩喻禪,以禪寓道——中國佛教文學的瑰寶《永嘉證道歌》〉

繼程法師:〈永嘉大師以簡明通俗的詩句,傳達禪宗頓悟的境界——繼程法師開示如何學做醒覺的閒道人

倓虛法師:《永嘉大師証道歌畧解》

宣化上人講述:《永嘉大師證道歌淺釋》

鄭志明:〈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義理初探〉

陳盛港:〈永嘉證道歌原作者溯源併歌文比較〉

聖嚴法師:〈修行雖然虛幻,卻是開悟的必須——聖嚴法師講《永嘉證道歌》的真諦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蔣九愚注譯:《新譯永嘉大師證道歌》

彦琪註:〈證道歌註〉

《證道歌》全文,可見於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2014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