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根據《大乘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來解釋唐譯《華嚴經》之〈覺林菩薩偈〉

印度約在西元三世紀,即佛滅後七百年,有關如來藏說的經典流傳出來。在佛教史上,這些經典屬於後期大乘佛教,提出眾生與佛有共同的體性:如來藏、佛性、真常我、真常心等,說明眾生依此而有成佛的可能性。 印順導師將此學派稱為「真常唯心」系。此系傳到中國,受到高度的重視,更在中觀、唯識以外,成為中國佛學的主流,如華嚴宗說「性起」、禪宗說「見性成佛」、天臺宗說「性具」,都是以「性」――「如來(界)性」、「法(界)性」為宗本的。雖然此系以經典為主,但是亦出現重要的論典,如《寶性論》和本文引述的《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真常心系統的代表作。對於此論的考證,頗多爭議,不過總不能否認其對中國佛教所產生的深遠影響。「華嚴宗理事無礙的無盡法藏世界,即建立在《起信論》的真如緣起上。」[1]此論以 「一心開二門」為其重要義理所在,不僅展示了印度佛學嚴密的理論特色,亦與中國哲學的心性論有融通之處,也是佛法中國化的重要依據。本文將根據此法門來解釋唐譯《華嚴經》之〈覺林菩薩偈〉。

「一心」是指眾生心 (摩訶衍法),即是人性本具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此心涵有「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二門,是一切法的最後根據;一切無漏法和有漏法,皆由此心而起現。根據此法門,可明白有關依心意識的轉化活動所展現的世間萬象、生死的流轉與解脫的還滅、以及心性本具的清淨如來藏,正好用來解釋唐譯《華嚴經》之〈覺林菩薩偈〉。

〈覺林菩薩偈〉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 · 夜摩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功德林菩薩各說一法,共成十行法門。當時覺林菩薩承蒙釋迦牟尼佛之神通法力,普遍觀察十方世界後,頌說此偈: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全偈以心為主,共有十句偈,前五句偈是譬喻,後五句偈是合法。前五句偈裏面,前二句偈,按清涼國師的解釋是真如是觀,後三句偈是唯心是觀。[2] 依內容可分為三個主題:

1) 從心與境的主客關係指出世間萬象如何呈現以及生命為何迷妄

2) 從世間萬象各種不即不離的關係指出心的重要性

3) 從佛與眾生(心)的關係指出成佛的可能和根據
 

1) 從心與境的主客關係指出世間萬象如何呈現以及生命為何迷妄

覺林菩薩將心譬如工畫師,以世間譬如畫:「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世間的事物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其形象、色彩和引發的感受,我們(心)不是由外向內地接收,反而是我們(心)由內向外地賦予世間(境)意義。正如《起信論》所說:

「摩訶衍者,總說有兩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摩訶衍」意即大乘,「摩訶衍法」是大乘之法體,《起信論》直指「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不同於唯識家將「眾生心」當作雜染報體的阿賴耶識,此論認為此心統攝流轉的世間法和還滅的出世間法,一切法皆以此心為體,依止心體而出現種種差別相,此即「摩訶衍(大乘)義」。依此眾生「心」的「真如相」,「即」顯「示」了「摩訶衍」的「體」性。依此「心」的「生滅因緣相」,「能」顯示「摩訶衍」的「自體、相、用」。體、相、用,為《起信論》的重要術語,與勝論師的實、德、業有些相近。「用」是作用,指動作與力用。「相」是德相,不單是形態,而是性質、樣相等。自體,有相、有用,而為相用所依的。[3]

至於世間萬象如何呈現,偈云:「虛妄取異相」、「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而由心故畫」、「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一方面可見「心」是主,另一方面,看到世間萬象(異相、彩畫、一切色、諸世間)都來自「虛妄」、「恆不住」的「心」、「五蘊」,這就是「一心開二門」中的「心生滅門」:「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彩畫是「心生滅門」,妄念即虛妄分別心,凡是有漏的心識活動,都總攝在妄念裏。一切法都依此虛妄分別而現有,「若離」了「心念」,即「無一切境界相」。《起信論》說心,或真或妄,「心真如」是真,「心生滅」是妄。虛妄分別心生起時,就有心境的對立相現前,有心就必有境:心是能知能取;所知所取的一切法,即境界相。虛妄分別心生即有能緣的見分;而所緣的境相,即依妄念的似現而立。若離了妄念的分別心,一切境界也就都不存在了[4]
 

2) 從世間萬象各種不即不離的關係指出心的重要性

其實,世間萬象在任何情況下,若有不即不離的關係,全靠「一心」。偈云:「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大種」是指構成色界之地、水、火、風四大要素,代表堅、濕、暖、動。我們看世間,如畫家繪畫,用的材料本身沒有分別,產生出來的色彩亦本沒有分別。《起信論》以「真如」貫徹佛法對世間萬象的看法:「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離開「名言相」則境寂,離開「心緣相」則心空,真如隨緣而仍不變,亦不可破壞,因其無形無相,從來「相」是妙有而非實有,「性」是真空而非斷空。雖然空有不二,但是我們的心甚麼現象都能造,只要動了,就替它們建立關係,給予分別,如偈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心蘊含無邊潛能的動力,不過,人往往不知,「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 一方面執妄作真,不能認清世間實相;另一方面,不知心有無限潛能:「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無法而不造」;不知可以掌握「諸法性」、「佛與心無盡的體性」和「佛真實性」;《起信論》指出:「大乘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心可表現在體、相、用方面具「三大」義:「體大」是指遍一切法的真如性,亦即真心體空而常恆不變的真如相。「相大」是此如來藏真心含藏無量如來清淨功德性。「用大」是指此心發揮其無盡的善性,成就一切世間和出世間善法因果。
 

3) 從佛與眾生(心)的關係帶出成佛的可能和根據

「心真如相」與「心生滅相」是一心的二面,是謂「二門」。彩畫是心生滅,《起信論》進一步說明依心意識的轉化活動,可解釋偈中提到「諸法性」、「五蘊悉從生」的「法」、「佛與心」「體性」、「佛真實性」和「法界性」:「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如來藏是生滅和涅槃所依這種說法,源自《勝鬘經》的如來藏有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的思想。「魏譯楞伽經,稱生滅無常法為空,無漏無生滅法為不空,與《起信論》的說法不同。中觀宗明空、有,如說緣起有,畢竟空;世俗有,勝義空;不許說法體不空。如約有緣起假名的相用說,也不妨說不空。唯識宗所明的空義,和《起信論》極相近;不空,即不同了。唯識宗說不空,在依他起與圓成實二性上說,特別重視依他起的不空。本論但約真如實性說不空。」[5]

《起信論》說「空」是藉如來藏從不與雜染法相應:「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真如是離卻相對的,正如《勝鬘經》說:「眾生心自性清淨,為客塵煩惱所熏染;雖為一切煩惱所熏染,但心性還自本性清淨。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也難可了知。」華嚴宗解說為:「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也大體相近。就算眾生在有虛妄雜染的時候,其真如自體還是清淨不染的,「離一切法差別之相」,沒有「虛妄心念」。「不空」是指真如心「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在此分辨出眾生與佛的不同:清淨法在眾生雜染位還未顯現,在佛菩薩位才圓滿顯現。如果眾生知道和相信這種看法,「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另外,這也說明眾生心與佛心的共通性:大家都有真如心。聖嚴法師提示 [6]我們:這個心,是眾生本來就具備的自性,不是經由人工修行來創造出來的。它從無始以來就「恆不變」地和我們一起。一般人講增福增慧,以為智慧可以加添,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實際上,並不是能增加一些智慧,而是只要減少一分無明煩惱,就多顯一分智慧,也多見一分佛性。這樣加強了一切眾生的信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更一定有成佛的可能。

結論

《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這重要義理,解釋了唐譯《華嚴經》那精簡而只有十偈的〈覺林菩薩偈〉。此偈從世間色相入手,將心譬如工畫師,以世間譬如畫,我們由「心生滅門」和「心真如門」可明白世間的實相。但是佛法不只是為了認識外在的世界,而是希望眾生知道錯誤認知和有能力超越生死流轉的根源——那內在的心,從而能知「自心」的虛妄(生滅)和清淨(真如)、「諸法性」的真實、「法」的流轉和還滅;更要緊是「應知佛與(眾生)心,體性皆無盡」; 而「三世一切佛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正如其他如來藏思想的經典,闡明一切眾生有先天超越的而非經驗的成佛根據(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在修行上不需外求,祗要依著自身的如來性, 努力精進便能成佛,這無疑給世人提供了極強的信心,以及較積極的向上動力,好去努力地發揚人的光明面,不斷地實踐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
 

參考書籍、文章、錄音

1) 書籍

清涼國師:覺林菩薩偈疏鈔
恆清法師(1997):〈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說〉。《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印順導師(2003):《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
印順導師(2009):《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
聖嚴法師:《神會禪師的悟境》
慈舟老法師(2008):《大乘起信論述記》。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牟宗三先生(2002):《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湯次了榮著、豐子愷譯(1996):《大乘起信論新釋》。臺北:天華出版社。

2) 文章

玅境長老:覺林菩薩偈講義  
賴賢宗: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及元曉與見登的相關述記關於一心開二門的闡釋
陳雁姿:《大乘起信論》心意識說之探析

3) 錄影

夢參老和尚主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華嚴覺林菩薩偈     


[1] 引自恆清法師(1997):〈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說〉,《佛性思想》,頁208。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 清涼國師:華嚴疏鈔 。「前五約喻顯法,後五法合成觀。前中二︰前二約事,後三約心。乍觀此喻,似前喻所作,後喻能作。細尋喻意:前喻卻親,故喻真、妄依持;後喻心、境依持。」

[3] 參考印順導師:《大乘起信論講記》頁51

[4] 同上,頁69

[5] 同上,頁78

[6] 參考聖嚴法師:《神會禪師的悟境》頁31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