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血拼的風采

剛過了耶誕和2013新歷年。農曆新年將相繼到來,各大百貨公司都大鑼大鼓張貼著大減價的廣告;大小商場皆成為男女老幼積極血拼(shopping)的戰場。原來,商場起源是在1950年代於美國,一位維也納建築設計師開展現代商場的模式。這雛形的購物場所設有噴水池、咖啡廳、舒適長凳;目的是希望透過這個閒適的地點,讓社區內的人互相交流,建立鄰里間的友善互助關係。可惜,經過銷售商的改轅易轍,加上時代因素諸般條件,使商場的功能變成了賺錢、賺錢、賺錢。據說,那位維也納建築設計師眼見其設計理想竟淪落成商人圖利的圈套,只好黯然離開美國。

今日的商場或百貨公司提供林林種種貨物,除了滿足人們生活所需,同時也成為了現代人緊張生活之下的抒壓區。曾經有一位同事,每次給工作死線迫得死去活來時,總愛告訴自己:完成手頭工作便到商場血拼一番。往往一口氣買入幾件時裝,又立刻回到辦公室埋頭苦幹去。她的衣櫃放滿了只穿過一兩次,或甚至從未穿過的衣服。旁觀者都知道,她是以購物作為止痛劑,麻醉自己對公司的超高工作量的憤怒,鎮鎖心靈對生活自由的渴望。

相信「購物可以換來快樂」的信念,我們得歸功於廣告企業。影像裡的俊男美女、視帝影后、權威人士、偽科學証據等信息,不斷溫柔而密集地游說我們作出無必要的消費。殊不知慾望愈多,痛苦煩惱愈多。試想想,當你跟一位朋友一起接到禮物,可能會感到朋友收到的禮物比自己收到的貴重,不由自主地會嫉妒起來。又回想一下,最近一次為朋友購買禮物時,是否會不期然多買一份給自己,這樣才不會感到遺憾?經過一番勞累,捧了大盒小盒的禮物回家,待得親手逐一送到朋友手上,又在意對方的反應。輪到自己收禮物,收多了會失去歡樂感,但為了不要傷害對方的感受,表面又裝著一副快樂甚至驚喜的表情,內心卻一面嘀咕如何處理這新增的物件。面對家裡一堆又一堆用不著的物品,總告訴自己可以捐到慈善團體去。可惜送往慈善團體的路途遙遠,想來一點也不方便,不了了之。最後家裡積下一大堆派不上用途,丟棄了又可惜的物品,靜靜地佔據了呎價成千上萬元的寶貴空間。

忽發奇想,如果我們能在購買非必要物件,比如追時款的服裝鞋履等,能夠停一停、想一想,把原先購買這物件的金錢,捐獻其中的十個巴仙 (10%)作慈善用途,並將餘下的金錢好好儲蓄起來,那我們的身心靈將會有甚麼不同呢?地球仍有很多吃不飽穿不暖的人,他們因貧窮而未能治病,例如眼睛需要手術才能復見光明,卻付不起手術費和醫藥費。他們正等待人們的布施,我們在消費習慣上作出一點節制,便能讓彼此的生命燃點希望。金錢除了能為匱乏者提供藥物、食水、暖衣外,最重要的是這個小小的行動,正傳送一個信息:我們關懷您,願意與您分享,很希望您能長住安樂!這份關懷往往為廁身惡劣環境,長年在痛苦邊緣掙扎的人們,點亮生存下去的希望。如果我們帶著正念去購物,停止無謂的血拼行動,養成購物前先顧念那些更需要援助的人群,那麼每個佳節將會成為人們彼此的祝福。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