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苦能引道

遠遠的高山上,有一條幸福村。那裡流水潺潺,草兒青蔥,花兒嬌美,農作年年豐收,山歌在林梢叢隙間徊嚮,人們生活看似無憂。

幸福村真是人間樂土嗎?仙女小如從雲海中窺探,卻發現顆顆破碎的心在流著淚。小如自問法力仍未算精湛,但憑著她的善心和幹勁,拯救了許許多多水深火熱中的村民。村民稍稍皺眉,小如定必飛身撲出為他們解困。在小如的一雙翅膀下,村民定能得到蔽蔭吧?!

山腳上有一雙小情侶,在茫茫人海中偶遇,經歷重重困難才能走在一起。他們的興趣、性格、長相也有如雙生兒,該算是天生的一對。但不知怎的,他們每天卻在吵啊吵,微塵般的一樁瑣事,也可令他們鬧上大半天。儘管他們不知喊過幾多次分手,但卻像藕絲般欲斷難斷。小如感受到小情侶的愛恨交纏,略施小計,讓他們不再有恨。

又有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母親含辛茹苦的把女兒帶大,卻換來頑病纏身,終日躺在床上,女兒不捨母親對她的愛,哭得肝腸寸斷。小如看得心極痛,施了少許法術,便把在彌留中的母親從死神中硬搶回來。看著母女重聚,小如會心微笑著。

在山上的另一個角落,一位年青人沒精打彩的在賣燒餅,爐炭的氣味令他討厭極了。每天為兩餐奔馳,捱到手也起了繭,卻依然活於貧窮線下。他求天公給他聰慧,好讓他頭腦靈光一點、多攢點錢。小如明白窮小子未了心願之苦,敲敲他的頭顱,為他換上精靈的腦袋,好使他能在生意上大展拳腳。

為了能幫助更多的村民,善心的小如連休息的時間也省掉,日以繼夜的東奔西跑。奇怪的是,村民的問題卻與日俱增,彷如活於煉獄。小情侶感情變得平淡如水,母女的關愛不復當天,發了跡的年青人也不見得開心。

一天,小如的至親被大石壓住了。小如拼命相救,卻連自己最寶貴的翅膀也賠上了。痛失法力之時,小如滿載怨恨,每天在怪責至親為何帶給她無比的痛苦,她越罵,痛苦卻把她拉進漆黑深淵。她時刻在祈求上天能把天使翅膀歸還給她,什麼靈單妙藥──總之能放進口裡的也會一試,更遑論求神問卜,可惜祈求只換來空虛和失望。她的哭聲和怨氣,形成一股負能量,讓其他小天使愛莫能助。恨、愛、缺失的感覺在反覆刺著心,等了又等的小如沮喪無比。自以為對情感很明瞭的小如,今天才真正明白什麼是苦。

這時,遠遠傳來天籟之音,「苦能引道」一詞敲進了小如的心扉。

說苦是引領,即指苦者仍要跟隨著苦才能找到出路?!這跟小如一向認為「明天會更好」、「雨過會天青」等谷底自會反彈的信念完全不吻合。

「如硬要說苦能引道,那必定是導向黑暗和滅亡吧!」小如的信念堅定不移。想起幸福村裡一張張的苦臉,小如決意重遊舊地,看看村民在沒有她的守護下,苦把他們引向何方。

小如首先遇上那雙情侶,他們各自有了另一半,生活卻很愜意。原來沒有小如的日子,小情侶沒歇息的在吵著,累透了,驚覺大家只在互相折磨、浪費時間。既然大家都不是對方那杯茶,便平靜地為關係劃上了句號。放下了愁怨,大家竟能做回知心友。「啊!原來怨親結難解,但在恩恩怨怨的循環裡,嚐透了苦,自會想辦法離苦。」小如頓悟了。

在另一所小房子裡,那個不捨與母親分離的女兒,獨個兒坐在母親的安樂椅上,哼著兒時母親哄她入睡的搖籃曲,懷念著仙遊了的母親,但回憶依然令她溫暖和感到幸福。女兒拿著針密密在編,那是一件件送給鄰家老人的毛衣。小如明白了,原來若然心連心,分離未必是苦,反而可讓愛昇華。

坐在樹蔭下思索,想得入了神的小如被陣陣燒餅的清香攝住了。抬頭一看,站在小如面前的竟是賣燒餅的窮小子。窮小子似乎早有準備解開小如的疑團:「謝謝小如仙子幫我達成心願。可惜,榮華富貴的擁有令我害怕失去,得到了我又想要更多,讓我常常處於不滿足和惶恐中。精靈的腦袋令我常讀到人性的貪與惡,常常要自我防衛。不強求,做回平凡的我,自然理得心安呢!」窮小子笑著說,粗糙的雙手巧妙地把燒餅放到炭火中,薰煙卻洋溢著小子的和樂與自信。

拿著燒餅的小如呆住了。以往小如相信人生如月,缺後自會圓,但人生於地上又怎能與天上的明月相提並論呢?!溪澗裡的石頭被流水削平,怎也不能填補;花凋了,再開也不會是原來的那朵。小如看著手中被她咬了一口的燒餅,明白缺了就是缺了。正是那份對樂慾和圓滿的追求,令人拒絕不如意的、迷戀故有的、貪取更多的。忽然間,小如覺察過往的她只著意於幫助別人和自己求樂、求圓滿,竟忘了參透苦的意義、接納人生為不圓滿的實相。

小如摸摸傷了的翅膀,明白失去便是失去了,正如那逝去的光陰、別離了的人與物、對作為強者角色的眷戀等……凡此種種永不復再。她明白再問為什麼也沒大作用,也不再奢求雨後總要有陽光。

「苦能引道」言猶在耳,小如帶著前所未有的輕快感,攜著苦再上路,畢竟苦是生命的一部份,就讓它一同編出生命有喜也有哀的曲譜。

作者簡介:

楊燕恩,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心理學哲學碩士,現為公營機構之臨床心理學家。多年來致力為性格及行為有偏差的青少年及女性提供心理輔導,並積極推廣親子關係。著作有《用心看大長今》及《乖仔教室》。期望善用對情感的觸覺,以生活化的筆桿寫出暖心睛心之訊息。

電郵: [email protected]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