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與苦難相依的幸福

力克胡哲(圖:官方Facebook)
力克胡哲(圖:官方Facebook)

六祖惠能說道: 「煩惱即菩提」。這並不是說,煩惱就等同於菩提(佛性),而是說煩惱與菩提相依不離。佛性的內涵和價值,憑藉無明而顯現。幸福和苦難的關係亦如是。

幸福和痛苦猶似兩根互相依偎的蘆葦,如果任何一方倒下,另一方就不能夠挺立。幸福的價值,需要憑藉痛苦的存在而顯現。惠能又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意謂脫離人世而談論佛法是一種虛妄。幸福亦然,離開苦難而言幸福,它就好像一個空殼,驟然失去生氣。

一個從未經歷過挫折的人談論何謂幸福,像一瓶沒有營養的白開水,淡而無味。如果我們打啤牌比賽,每次都獲得一手好牌,逢戰必勝,自然就會失去比賽的樂趣。這樣的比賽,又有甚麼好玩吸引的地方呢?

力克胡哲(Nick Vujicic)的故事,相信大家也有聽說過。他天生沒有四肢,日常生活遇到極大困難,曾經想過自殺。後來,樂觀豁達的心態為他自己和許多人帶來了幸福。他熱愛生命,時常勉勵失意的人,與人分享他笑著吃苦的經歷。他的生命價值和光采,就在難關裏透現出來。若他一帆風順,他的故事也不會那麼激勵人心。他雖然獲得一手「爛牌」,但由於樂天積極,他的牌最後比許多人打得更好。牌本無所謂好與壞,好壞只繫於一心,而他現在的幸福快樂,也緣於當日的苦。

作家Steve Maraboli 曾經寫過以下的句子: “Happiness is not the absence of problem, it’s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m”(快樂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擁有應對困難的能力)。幸福感就在跨越困厄的時候呈現。所謂應對難題的能力,也繫於一己的思想態度,能看出雲迷霧鎖的惡劣,與湛湛藍天的晴朗相即不離,內心自然就坦然,也能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燃點起青春的一團火,撐開一把勇氣的傘,遊歷於波折的路徑,回望過去崎嶇之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們或許沒有很高的才氣,卻人人都擁有佛性。有時候,人的生命不斷向外馳騁,追求外在世界的繽紛,忘記了往內看,也就失卻了幸福。事實上,幸福就繫於我們的內在。回歸本有的佛性,自然能夠豁達起來,明白幸福與苦難,像煩惱跟菩提一樣相依不離。

在生活中實踐這等道理,我還是初入門檻。有次我向身邊人訴苦,自己因為遭逢不幸而耿耿於懷,他跟我說: 「那是你自己覺得(不幸)罷了。」 當時我心想,這不只是我覺得不幸而已,事情本來就是不幸。後來事過境遷,我也就看開了,發覺原來同一件事,可以覺得不快,也可以一笑帶過,心的形狀可以隨時改變,也就拋開回憶的枷鎖,並沒有讓過去的不快經歷成為包袱。其實,最沉重的包袱,就是執於不幸是不幸的心。

佛理引導人放棄迷執,回歸佛性,看似消極,其實能夠闡發人的彈性和活力,生命抖動的光采就這樣呈顯。調整好生活態度,是面對將來的最佳準備之一。然而,幸福並不停留在這裏。達賴喇嘛說:「我們不但必須尊重人類,還要尊重丶照顧及不干擾其他生命的環境。」慈悲丶愛人和尊重他人的能力,是佛性的種種發用,也是我們整理好自身的生活態度之後,自然而發的本能。

從一己的煩惱,到照顧他人丶尊重生命,是幸福,同時是本性(佛性)的流動方向所在。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