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佛教音樂為什麼?──跟僧徹法師談音聲的啟發

佛教音聲是宗教儀軌的一部分,必須莊嚴。僧徹法師說,嚴謹便會專注,不花巧,心就不散亂。(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佛教音聲是宗教儀軌的一部分,必須莊嚴。僧徹法師說,嚴謹便會專注,不花巧,心就不散亂。(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衍空法師在「普賢行願品頌」節目中,向市民解說普賢菩薩的十大宏願。(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衍空法師在「普賢行願品頌」節目中,向市民解說普賢菩薩的十大宏願。(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參加一場音樂會,可以有一百種不同的目的。娛樂、表演、欣賞、學習、捧場……甚至,你可以說:「我沒有目的!」其實,沒有目的屬於消磨時間,消磨時間也是一種目的,只是你不自知而已。

參加佛教的音聲唱誦也是這樣,人人可以抱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追求。假如目的暫時不清楚,不要緊,只要有興趣,本文會幫助你了解可以有哪些目的。

佛教的音聲唱誦原是佛教儀軌中的一種組成部分,可以是誦經、念咒;可以用作禮佛、頌讚、供養、懺悔、淨障、祈願,以及迴向等。它既可以是修習佛法的工具,例如在早晚功課中唱誦;也可以是弘法的工具,對信眾們加持的工具。甚至,僧眾外出托缽求施時也會唱誦。不過,大部分時候,佛教音聲都在寺院叢林內眾佛殿或經堂進行。然而,為了向公眾弘法,現代有些僧人會在公眾地方唱誦,例如劇場與音樂廳等;對於非佛教信徒來說,這可能跟一場音樂活動無異,但對佛教徒而言,這並不是音樂會而是佛事,只是改變了參加經咒讚頌的場所而已。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大堂近年出現過多次這類僧人公開唱誦的活動,免費,無須門票。存心來聽的人,可以席地而坐,或沿樓梯或站或坐,只要不妨礙其他人便可以了;如果路過的,感到好奇,又或被這午間佛教音樂節目吸引,也可隨意留下來觀賞。這是非常好的做法。一來,它讓未接觸過佛教的人有機會現場感受到這種佛法音聲;二來,它不涉金錢交易,讓所有經過的、在場的人都有平等機會聽到。

六月份,筆者聽了唱誦《普賢行願品》的那一場[1],當時諸位法師用的是漢地傳統的唱腔,而所用的「樂器」(佛教稱之為法器),全都是用來表示節奏(板拍)的敲擊樂器,而沒有使用演奏旋律的樂器。敲擊部分十分簡潔。雖然那是個行人熙來攘往的下午,但唱誦還是能令人感到心情謐寧。這是非常典型的佛教唱誦。為了方便理解,筆者稱這類音聲唱誦為「佛教音聲」,亦即是「梵唄」,不同於一般人創作的佛教音樂。

佛教音聲是宗教儀軌的一部分,因此必須莊嚴。參與並帶領上述《普賢行願品》唱誦的僧徹法師告訴筆者,他們唱的是「叢林調」,亦稱「三寶腔」,屬於外省的唱念,是上世紀戰爭時期南下避難的外省法師口傳心授的,沒有記譜。

「叢林調」的板拍十分嚴謹,所用的法器也很簡單,沒有花巧。僧徹法師說,嚴謹便會專注,不花巧,心就不散亂。

進念.二十面體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堂舉辦「宗教音樂賞析系列」,讓未接觸過佛教的人有機會現場感受到佛法音聲。(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進念.二十面體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堂舉辦「宗教音樂賞析系列」,讓未接觸過佛教的人有機會現場感受到佛法音聲。(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佛教的音聲唱誦如誦經、念咒,可用作禮佛、頌讚、供養、懺悔、淨障、祈願,以及迴向等;既可用於修習如在早晚功課中唱誦,也可作為弘法和對信眾們加持的工具。(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佛教的音聲唱誦如誦經、念咒,可用作禮佛、頌讚、供養、懺悔、淨障、祈願,以及迴向等;既可用於修習如在早晚功課中唱誦,也可作為弘法和對信眾們加持的工具。(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尊重佛教的人不會視梵唄為娛樂。無論唱誦或聆聽,也不應該著眼於聲音上的花巧、玩弄。但如果認真地從音樂分析的角度去聽,以這種目的去聽梵唄,則也不算是對宗教的不尊重。這種目的可以從音樂專業出發,也可從宗教角度出發,而這兩種出發點其實都有助佛法的傳承。從音樂專業出發,是把佛教傳統音樂作為一種音樂類型來研究及記錄。若從宗教的角度,就是如何令唱法、音樂與節奏等配合教法,例如達到教法所要求的境界,諸如攝心等。

香港人生活節奏飛快,容易緊張,造成心身毛病。不少人為改善體質、鬆弛身心而去學瑜伽。瑜伽有佛教及非佛教的,但無論哪一種,修習方法有共通之處,例如講求專注,重視身心關係等,音聲亦可以是瑜伽修習的一種工具。

如果聽《普賢行願品》頌時,你能夠把心靜下來,體味一下佛的境界,相信會有助洗滌每日在凡塵中勞碌的煩躁!令身心放鬆,可以是聽佛教音聲的另一個目的。

《普賢行願品》頌,唱的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上網查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很容易找到其中的內容。佛教徒相信,如果把這十大願付諸實行,可以幫助人進入不可思議的一種解脫煩惱的境界。

了解,甚至學習音聲誦唱的內容,也可以是聆聽這音聲的一種目的。

已經對佛法有了一定認識的修行者,可以利用這類具有素質的音聲唱誦,進行止觀修。僧徹法師在談到這點時,舉唱誦「華嚴字母」為例。他說,在觀想及唱誦字母時,是聞思唱誦佛法的含意,並且學習專注。

「華嚴字母」見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入法界品》)與《普賢行願品》同見於《華嚴經》。經云,善財童子發菩提心後,出門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學法;其間,他參訪的第四十四位善知識,是善知眾藝菩薩字智童子,簡稱眾藝童子,他廣學多聞,掌握世間知識技能,而善財童子便是從他那處學得四十二字母的字智法門,即所謂「華嚴字母」。唱誦華嚴字母是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深入研習六波羅密多的一種法門。

在「普賢行願品頌」節目中,法師用的是漢地傳統的唱腔,而所用的「樂器」(佛教稱之為法器),全都是用來表示節奏(板拍)的敲擊樂器。(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在「普賢行願品頌」節目中,法師用的是漢地傳統的唱腔,而所用的「樂器」(佛教稱之為法器),全都是用來表示節奏(板拍)的敲擊樂器。(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這四十二字母被稱為「種子字」,又或是「字種」。修種子字,是佛教禪定的一種修法。僧徹法師說,人的視覺與聽覺最靈敏,但頭腦由視聽接收到訊息,時準時錯,這是因為思維不清晰之故──我們欠缺的,可能是心不夠開闊,又或是受煩惱與習氣影響,故不明了,自以為是;透過觀字種,可以啓發智慧。

他續說,人若見與聞不專注,修觀可以培養專注,而專注有助確立知見、正見;而且,止觀求證的明了,不局限於世間知識(佛陀具遍智,故佛法亦包含世間一切知識),也可以用佛法的真實不虛為止觀專注的對象。

不過,華嚴字母對初入門的人,不管是佛教徒或僅是對佛教音樂有興趣的人而言,都比較難以理解。所以,聽眾如果是佛教徒的話,可以帶著見聞隨喜的心態,對佛法僧三寶心存虔敬地恭聽。不是佛教徒的人,可藉此增長知識,了解一些佛教的道理外,也可以感受一下聲音的特質,它的產生、變化,到結束,以及這過程與佛說的因果、無常等的關係。聲音的出現必有其因,僧人唱誦便是其產生的其中一個因,你聽到後,那聲音在你心中引發出的感受等,便是其中某一果。音聲出現後,必定會減弱直至消失,這是其無常性,就像人的生老死。音聲如果帶予你我心靈上片刻的平安寧靜,這也是一種善功德的積累。

其實,唸佛號也是一種佛教音聲,例如淨土宗便是以唸佛號為修行法門。僧徹法師說,光是唸,散心唸佛都是好事。

他說,唸佛法門亦是音聲先行,就像背書,初時不一定知道其中的意思,但背了就會有記憶,將來在發信願行時,會有助投生淨土。

音聲像光,跟我們接觸的方式可以很直接,可以不產生像言語或文字般的概念。因此,看官們,嘗試感受一下,在專心聆聽音聲時,是不是會減少胡思亂想的機會?


[1] 「宗教音樂賞析系列-普賢行願品頌」,進念.二十面體主辦及製作,衍空法師、僧徹法師主持,僧徹法師暨東蓮覺苑眾法師示範唱誦,2013年6月15日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公開演出,市民免費參加。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