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經》對大乘不共小乘之詮釋與《心經》、《金剛經》的異同 (二)

(續上文)

三經在「見解」上區別大、小乘的異同

佛教一向重視「見」,如「八正道」以「正見」為首、「六度」以「般若」為導;反之,「生死」以「無明」為根。大乘的「見」,在於「一切法畢竟空」的般若智,否則不獲真正解脫,不能體證實相、真如。三經皆能發揮此大乘特色,反對小乘「對立概念」、「一切法實有」及「斷煩惱取涅槃」的主張。

三經皆以般若智反對小乘的妄執

《心經》以「雙非」來遣除如「色空」、「生滅」、「垢淨」、「增減」等「對立概念」。空相只有用離言思的方法去體證,佛從側面的否定去反顯「空相」。此經所說的六不、三對,即是對我們一切法的種種認識,給予否定,要我們超越相對,即是超越緣起幻相,顯示絕對的實相。 「生滅」是就事物的自體存在與不存在上說;「垢淨」是就性質上說;「增減」是就數量上說。任何一法,都不出此體、質、量三者,所以般若心經的空義,通達諸法自性空,空非先有後無,或本無今有,即「不生不滅」;空性離煩惱而顯,但在纏不染,離纏也並非新淨,即「不垢不淨」;空不因證而新得,不因不證而失去,即「不增不減」。《金剛經》則用許多同一形式的語句:言XX 者,則非XX,是名XX。正如龍樹菩薩所說:「破二不著一」,否定了相對,卻不可執為一體,要無我執,亦無法執。語言和思想,都不過是世間事物的符號,不能表現出他的自身,空性亦不過是假名而已。此經多說「無相」及「無我」,「大乘」和「小乘」對立的意識並不明確;相反地,《維摩經》如天台宗判教所釋,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使二乘之流,恥小慕大,回小向大為正義。經文「竭力宣傳小乘如何的不到家而顯示大乘的解脫法門如何殊勝。」[1]其中心思想是「從破小的看法上建立自己的觀點的」[2],不著一切又不離一切,所以說「不二法門」、「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心經》主要強調不執二邊或兩邊皆幻;《金剛經》則兩邊平等,不應著相;《維摩經最特別是教人留意非道,不為其所礙,更能超越二邊,進入不二法門。

三經表達般若智之形式的比較

三經以般若智區別大、小乘時,形式上有以下的分別:只有 260 字的《心經》是一百卷的《大般若經》的濃縮和精華,好處是簡短易記,很多人都會唸誦,缺點是舖陳一連串的抽象概念,沒有說明和實例,很易叫信者墮入虛無,錯誤地以為一切皆「空無」,即要拋掉空和有。如非有善知識指導,不易明白其中「自性空、緣起有」的道理,初學者其實不宜學習此經;相對來說,《金剛經》較為具體,形式亦簡單樸素,以佛的入城、乞食、飯食、敷座而坐開始,可見佛在人間的平常生活,十分親切。但是佛說《金剛經》,實為教化菩薩。 如經說:「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那著名的語句形式:「言XX 者,則非XX,是名XX」,相信很多人,尤其是講求邏輯思維的學者,更易迷惘,甚至排斥。不過,此經有其不可思議之處,那特別語句不斷重覆,其實從不同角度或以不同事物多舉例證,衝擊思維,往往令人慢慢擺脫語言的束縛,另有一番體會。那使六祖開悟的名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更是暮鼓晨鐘,亦是全經的精華!《維摩經》以在家的維摩居士為主角。表達的形式,活潑又出人意表,如一幕幕的章回小說,既有釋尊聲聞弟子被維摩居士責難的不同故事,又有舍利弗遇到散花天女的種種尶尬事例,更由於例子多和世俗有關,如問疾、求座、吃飯,家人、弟子等,教人印象深刻又易有共鳴,所以三經中,《維摩經》最為吸引,亦最入世。

三經在「修行方法」上區別大、小乘的異同

中國佛教是大乘佛教,以行「上求佛道,入世度生」菩薩道為其特色。菩薩以成佛為目的,但他出於悲心,不證入涅槃,要留在世間教化眾生。不同專為自利著想的小乘,以出家者為重,更認為在家能證得三果阿那含,不能證得阿羅漢;反之,「十之八九(現存的大乘經),是以在家菩薩為主的,說法者不少是在家菩薩,而且也大多為在家者說。」[3]「諸大菩薩中,如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只有地藏菩薩現出家相,其他都是現在家相的」[4]。 大乘處處可見平等精神:「出家與在家平等」[5]。加上「大乘佛法的對象是眾生,(要)向大眾弘法,深入社會。居士與社會的關係密切,更容易達成此一任務。」[6]

另外,小乘看「生死與涅槃,染污和清淨是絕對不相同的對立。」努力擇其善者而從之,極重視「律」。大乘以為要深刻體證緣起和明白甚深義是言說思惟所不及的。諸法是緣起,包括佛的教法,也是世俗諦,故亦應依勝義諦而行或說,印老指出「『初期大乘』重『法』的自行化他而不重『律』的」[7]。《維摩經》中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相信對於小乘人,真是不可思議。

如以「利他」的大乘精神去審視《心經》,發覺此經只強調種種空的好處和實相,卻從沒有談及眾生,難破小乘趣向自利的傾向,菩薩大悲的精神不彰;《金剛經》中,「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釋尊在此經指出修行菩薩道的第一個條件就是發大菩提心,亦是菩薩的重要特質:以利益眾生為己任,要引渡眾生到達覺悟彼岸,發揮利他的大乘精神,不同最關心個人解脫的小乘目標和理想。菩薩要有般若智慧,才可方便幫助一切眾生脫離眾苦,全入無餘涅槃;《維摩經》闡述大乘菩薩道的實踐,多處流露大悲心,如文殊師利問疾品中「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病者以大悲起」。雖然涅槃是聖者自證的,非一般的意識分別、語言文字所能及的。但《維摩經》「絕不用乾脆省略的說法,把同樣的事情反覆不斷的說明。 (無非)想要使眾人周知貫徹不二的真理」[8]。從弟子品和菩薩品中具體的菩薩故事,以及入不二法門品中三十一位菩薩各明所悟的不二法門,看到維摩詰總把握機會,甚至製造機會去為眾生說法,而眾菩薩如舍利弗更不惜扮丑角配合。經中「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又云:「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顯示菩薩出於大悲,因材施教,甚至忍辱負重。

總結

大乘不共小乘,表面看來是「智慧」的高低。前者體證實相、真如,後者對生死和涅槃有所分別,希望斷此取彼。其實,最大的分別是「慈悲」的輕重。菩薩一切以眾生為念,任何方法,包括像是「自利」而追求智慧,都為了可運用般若與方便去度化眾生。三經各有特色,像打開不同大門,適應不同根器。《維摩經》特別豐富多采,說理有抽象又有具體,情節充滿驚喜,例子又多取自世間事務,親切動人。菩薩需要如此用心良苦,嘗試引導眾生認識本應無言的「不二之門」,教人慚愧,亦非常感恩 !

參考資料:


● 李潤生 《般若經選講義》(香港:香港大學, 2010年)
● 李潤生 法相學會集刊第五期《佛家空義辨解》(香港:佛教法相學會, 2003年)
● 鎌田茂雄  《沉默的教示》 維摩經(台北:大展出版社,1994年)
● 演培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講記》(台北:天華出版社, 2008年)
● 釋智諭 《維摩詰所說經講記》(網上版)
● 釋明慧:《維摩經句解釋義》(明珠佛學社,1998年,初版)
● 趙國森 《維摩詰經》 第1至38講錄音(香港:佛教法相學會)
● 張澄基 《佛學今詮》(臺北:慧炬出版社, 2004年, 初版九刷)
● 呂澂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社, 2007年)
● 印順導師 《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9年, 修訂版)
● 印順導師 《般若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3年, 新版二刷)
● 印順導師《勝鬘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3年,新版二刷)
● 印順導師《學佛三要》(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 新版二刷)
●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2004年,初版五刷)
● 印順導師《性空學探源》(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3年, 修訂版)
● 印順導師《佛法是救世之光》(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3年, 新版二刷)
● 印順導師 《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3年, 修訂版)
● 黃家樹  《中觀要義淺說》(加拿大:加拿大安省佛教法相學會,2002,初版)
● 陳雁姿  《般若經選講義》(香港:香港大學, 2010年)
● 羅時憲《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纂釋》(香港:佛教法相學會, 2007年)
● 釋竺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話》(臺北:佛光文化, 2009年, 六版三刷)
● 蔡耀明《阿含經》和《說無垢稱經》的不二法門初探(網上版)
● 南懷瑾 《金剛經說什麼》


[1]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 p.106

[2]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 p.106

[3]印順導師:勝鬘經講記 p.3

[4]印順導師:佛法是救世之光 p.240

[5]印順導師:勝鬘經講記 p.3

[6]印順導師:佛法是救世之光 p.242

[7]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92

[8]鎌田茂雄:沈默的教示──維摩經 p.92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