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甚麼是佛歡喜日?為甚麼佛陀在這天如此歡喜?這與我們有甚麼關係呢?佛歡喜日,又叫「僧自恣日」。緣自佛在世時,僧侶修行,在每年初夏之際舉行「結夏安居」(梵語:varṣa),也稱為雨安居、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安居。意思是指在農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日的三個月期間,僧團約定不隨意外出。
這三個月是印度的雨季,佛陀為了避免僧侶出外托缽時受蛇類蚊蟲的侵襲,並避免傷害到草木蟲蟻而因時制宜的一個規定。佛教僧眾平時分成居住在聚落附近的聚落比丘,以及在森林中獨居的阿蘭若(梵語:āranyakāh)比丘,各自修行。但在安居時,僧團成員會聚在一起,一同禪修和讀誦戒律,互相糾正彼此的行為,同時分享修行心得。
住心一境思惟修
禪是「禪那」的略稱(梵語:dhyāna),華譯為「思惟修」,即是將散亂的心念集中,進行靜慮。靜即定,慮即慧。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欲求圓覺者,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便能隨順寂滅境界。所以經典有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1]
禪修是由佛陀在世開始至今,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佛教在漢末透過絲路經西域傳入華地。漢傳佛教在唐代開始形成之前,都是依據印度傳統方法修行。如中國北方的石窟寺,就是緣起於原始佛教的修行方式而來。僧侶會遠離塵囂,找僻靜而有水源的山洞禪修。最初樂僔法師及後來的法良禪師遊行至敦煌造窟修行,後人相繼開建,接連千載,成就今天的奇珍莫高窟。
莫高窟第285窟位於九層樓以北,西魏(535-557)開鑿,經中唐、宋、西夏、元代重修,窟內北壁有一發願文題記,上載「西魏大統四年、五年」,這說明此窟建於公元538、539年,是莫高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也是莫高窟早期洞窟中,內容最豐富的大型洞窟之一。
此洞窟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壁畫題材內容融合了多元素的文化,基本上主要是中國傳統道教神祇,和印度佛教及婆羅門教神祇。在石窟建築設計方面,它與其後各朝代所建的洞窟最大分別是285窟內設有禪修的位置,這有別於其他以禮拜功能為主的洞窟。這窟開鑿於東陽王元榮(?-541)任瓜州刺史時,史載元榮曾在莫高窟造一大窟,故有考古學家認為此洞窟為東陽王窟。整個洞窟雖然畫面綦繁,卻統一繫於「禪修」這個課題上。
285窟西壁主龕內塑坐佛一身,兩旁為脅侍菩薩兩身,兩側龕塑有坐禪僧像,北壁下有四個小至僅能容身的禪修龕,內畫有禪僧像,用以表示在山林岩窟禪修。修禪僧侶以袈裟纏身裹頭保暖坐禪,結跏趺坐,雙手重疊作禪定印,呈現出禪修時的凝神靜慮、禪定中的輕安自在心境。
禪僧像的作用是助佛弟子進行修禪的塑像和畫像。這些塑像和畫像所繪人物的身形修長,臉容清麗俊秀,眉目疏朗傳神。繪畫技法上是西域藝術風格與中原藝術風格結合。禪僧像將禪者坐禪時的寧靜表達出來。雖身著袈裟,卻依然隱現出禪僧圓潤的健康肌體,表現出習禪者充滿生命力,同時內心安穩,對世間的愛欲及物欲皆不動心,潛心參禪、不染世塵的意境。
窟頂四周繪有禪修者,以僧侶為主,皆各有特色,獨一無二,呈現出世間各種人均可進行禪定修行之意。唯其中一禪僧與眾不同,坐在一件現代人看來似是扶手椅家具上。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現存最早的扶手椅圖象。近來有研究者認為是繩床,證據是「椅子的坐部作斜線網紋,顯然是編織物的顯示」。繩床的特徵是坐面為網狀軟屜,從此觀察這把椅子確是繩床。據學者的系統分析給我們的啟示,椅子坐面深而寬,上有麻和棕、藤繩編織的椅子坐具就是繩床。敦煌壁畫中有準確繩床特徵的,就唯獨這幅圖象了。
在古代,繩床與禪修者確實有一定的密切關連。從文獻中可見一斑:《晉書‧藝術傳‧佛圖澄》:「迺與弟子法首等數人至故泉上,坐繩床,燒安息香,咒願數百言。」;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至於坐止,咸用繩床。」;唐.白居易《愛詠詩》詩:「坐倚繩床閒自念,前生應是一詩僧。」宋‧王觀國《學林‧繩床》:「繩床者,以繩貫穿為坐物,即俗謂之交椅之屬是也。」所以繩床即交椅。清‧杜濬《為斯上人題》詩:「誰識山僧意,繩床繪牡丹。」可見繩床與修行者的關連。
俱蒙悔過洗瑕疵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僧團中的大眾結夏安居九十日清淨守護、實踐戒法的圓滿之日。三個月的精進用功,到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所有僧眾會將修行體悟向佛陀以及共修的法友滙告,佛在世時不少修行人在這圓滿之日,證果成就佛道,諸佛菩薩見弟子道業有成,感到欣慰和歡喜,「結夏安居」亦至此圓滿結束,故又稱「解夏」。因此,農曆七月十五是很殊勝的日子。
僧眾於「解夏」當日,在大眾面前懺悔發露自己的過失和錯誤,發誓以後不再犯,並請求大眾的批評和指正,以期得到清淨和解脫。所以又稱「僧自恣日」。自恣法後,能令佛歡喜有三義:
一)十方諸佛見僧眾能安居精進,修行圓滿,故生歡喜。
二)僧眾能自我反省檢討,及與大眾互相檢舉,令於九十日中有犯過者,能發露懺悔,回復清淨,故令佛歡喜。
三)佛聞解夏後僧眾報告或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暢佛所願,故令佛歡喜。
佛說報恩奉盆經
農曆七月十五佛歡喜日,剛巧也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佛教亦稱之為「盂蘭盆節」。在古時印度,佛教信奉者以供養和誦經的儀式追薦祖先,這種法會稱之為「屋蘭瑪納」(梵語:Ullambana;中譯:盂蘭盆)。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施食物給無助的餓鬼道眾生。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盂蘭盆節便同時流傳下來。
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目犍連尊者,以神通第一見稱。他天眼通見其母在餓鬼道受苦,不能進食,故運用神通變食餵母,奈何業力難消,其母仍無法進食。「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飯,右手摶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2]目犍連尊者因見其母不得救而痛苦難過。
佛陀見狀慈悲開示。《佛說盂蘭盆經》:「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孝慈者,皆應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乞願便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3] 意指於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喜充滿的這一天,盆羅百味,供養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度其亡母。目犍連尊者依照佛陀旨意,於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終得食。
盡出輪迴生淨土
佛教從印度(古稱:天竺)沿絲路經西域傳入中國後,《佛說盂蘭盆經》在西晉(265-316)時由敦煌出生的竺法護法師(約237-316)譯出,經內載佛說凡夫能藉供養十方自恣僧,來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七世父母。這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合,因此中國歷代帝王提倡而盛行不衰。南北朝(420-589)梁武帝(464-549)時代,開始興有盂蘭盆法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唐代(618-907)法會活動更呈興盛,官民共樂。到了宋朝(960-1279),儒、釋、道已完全融合於中華文化中,密不可分。民間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連救母」結合,又與中國傳統對祖先鬼魂崇拜融在一起,漸演化成「祭鬼」節令,即以令亡者之魂可得以救度,改以盆施餓鬼,與道教和儒家的祭祀習俗有異,佛教盂蘭盆法會以素施食供養。
《佛說盂蘭盆經》中載:「佛告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4]現代佛教定七月為「孝道月」,秉承佛陀教導,把個人修持及與大眾一起誦經、供僧等功德,迴向給歷生歷世的父母,普利眾生,速證無上菩提。
禪者,也是佛法行者,無論行、住、坐、臥,時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去除貪、瞋、痴,趣向戒、定、慧。實踐恆長的內觀,訓練自己思惟與正念和智慧相應,面對環境和生命的變化,了明緣起緣滅皆屬自然。這種內化的安然堅忍和精進,從禪者氣質和行儀中散發出來。
[1] 明.釋通潤,《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近釋.卷四》。
[2] 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六冊685《佛說盂蘭盆經》,T16n0685_p0779a29(01) - b04(00)。
[3] T16n0685_p0779c06(00) - (03)
[4] T16n0685_p0779c15(00)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