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約束自己,拉闊人生:從八關齋戒說起

衍希法師

《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身為佛子,持戒自是一己之責,身邊卻有不少朋友,尤其是沒有宗教信仰的,覺得人生在世已經夠苦了,何必畫地為牢,這樣不行那樣不行,活得如此拘謹侷促呢?

是的,記者以前也是這麼想,卻從自身的改變當中,慢慢體會到「約束」與「拉闊」其實是一體兩面,不但沒有抵觸,甚至相輔相成。

上月,衍希法師在居士林主持「八關齋戒的介紹」講座。不僅是講座內容,法師自身的言談舉止,讓記者感受到戒體的力量。


學做一天出家人

八關齋戒的「關」指關閉,意即關閉一切煩惱習氣之門。它是佛陀慈悲允許的方便法門,給在家弟子學習僧團離欲清淨的生活,培養出離心,播下出家解脫的種子。參與的戒子須持守八條戒律,前五支與基本的「五戒」相同,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此外加上不坐高廣大床、不著香花鬘、不歌舞倡伎,以及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共八戒一齋,故名八關齋戒。

佛教一般的戒法均須盡形壽終生受持,唯有八關齋戒可以受持一日一夜,時間雖短,功德甚大,等同出了家一天。衍希法師援引不同佛典說明八關齋戒的功德:《藥師經》云可以消除病苦,《優婆塞戒經》則云可以解除冤親債主的纏縛,《普達王經》又云受持一月,窮人死後可以轉生成為王子等。

受持八關齋戒須遵守以下條件:必須先在寺院道場得到出家戒師授戒,不可自行受持。參與者先皈依三寶,然後懺悔,再從法師處納受戒體。法師強調,戒子在受戒前須誠心懺悔,否則恐有障道因緣,阻礙受持,故齋戒期間會有拜懺部分,如《八十八佛大懺悔文》等,有助消除宿業。記者以往參加八關齋戒時,曾出現病障,戒師表示此乃清除病灶,是除障的徵兆。


嚴於律己 寬以待人

關於持戒,衍希法師的開示很有意思:「出家人須遵守的戒條尤多,佛曾言道:戒條內容不可給在家人看。現在呢,大家都在看,甚至放在網上研究,會造成不良後果──有些人看了以後,覺得出家人都不能如佛所說,便生起煩惱,往後可能對佛法也失去信心,自己的道心也退失掉。」記者也曾聽過別的大德開示,在家眾不應只顧拿著照相機拍別人,對人家的言行諸多挑剔,反過來應該多些自拍,先把自己管束好。

自言比較傳統、不大會說話的衍希法師,有著實事求是、實修實證的穩重禪風。法師講課時,刻意沒有使用電腦等輔助工具。「當年,師父聖一老和尚就是這樣教導我們。既然我也學得到,現在的人也可以,我是這麼想。」法師更言道,過份倚賴科技,人的知性也會退化。聖一老和尚圓寂五周年的追思法會剛於日前圓滿舉行,老和尚以持戒精嚴著稱,「行亦禪,坐亦禪」的一代宗風,啟發了眾多弟子。


以戒為師 長養菩提

是的,佛教徒比起一般人,生活或許會有較多的規範和制約;精進持戒,卻能夠鍛鍊我們的定力、耐力,以至對人、事、物的洞察力,而且,一切戒條終究是為了防非止惡,保護自身,強化佛子的身心,讓我們更懂得關注和照顧他者的需要。大乘佛教主張大家從自我走到無我,與天地萬物連成一體,培養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提心。這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就寬廣得多了。

一切從戒開始。

講座期間,不少學員表示有興趣參加八關齋戒,卻不清楚該到哪裏去。以下寺廟及道場定期舉辦八關齋戒,惟資料不盡完備,歡迎讀者在文末的留言區提供更多相關資訊,與眾共享。

  • 東林念佛堂(荃灣/電話:2490 4687)
  • 圓明寺(屯門/電話:2463 4886)
  • 佛教青年協會(每年聖誕節期間,在大嶼山觀音寺舉辦佛七及八關齋戒/電話:2338 9939)
  •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每年暑假期間,在屯門釋慧文中學舉辦佛七及八關齋戒/電話:2748 6707)
  • 香港佛教律儀淨苑(佐敦/電話:2367 3091)
  • 本願山(土瓜灣/電話:2330 1230)
  • 香港佛光道場(九龍灣/電話:3110 9000)
  • 佛教愍生講堂(北角/電話:2808 2373)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