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稱名自歸,故常憶念

淨土宗的念佛特色 ──本願稱名

念佛,是佛教最普遍的修持方法。淨土宗,又稱為念佛法門,此因念佛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修持方法。那麼,淨土宗的念佛與一般佛教的念佛有甚麽不同之處?簡單來說,淨土宗的念佛特色是「本願稱名」,如善導大師的四十八字「本願釋」,詳見前文。

本願者,根本之願,即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淨土法門是依阿彌陀佛的本願而立的。沒有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沒有阿彌陀佛的救度,即沒有淨土法門,沒有淨土宗。稱名者,口稱阿彌陀佛的名號,即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是阿彌陀佛本願所示的救度方法,也是阿彌陀佛吩咐我們要得生淨土所做的事情。

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願文如下: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宗之祖」的龍樹菩薩在《易行品》的三十六字「本願釋」,云:「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此文是整部《易行品》的精髓、核心。


龍樹菩薩「本願釋」

如是者,如是因,如是果,是一種必然的因果關係。淨土法門的宗旨是求生彌陀淨土,不是求人天福報,也不是求智慧開悟。淨土行者種甚麽因,而得此果報呢?正是「稱佛名號」。只要稱名,自自然然便歸入淨土!念佛是因,往生是果,故言「自歸」。

即入必定者,即時得入必定往生淨土之路。即時,是現生,不待下一生;是現在,不待臨終,而且是百分之百確定,不會退失,沒有轉變的。這個「必定」不單是往生淨土,成佛也是必定的,乃至滅度,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不會退轉。

「本願釋」中,先說「若人念我」,即有人想起我,此是「欲生我國」的意思,即有人想起父母,欲回家去。怎樣可以回家呢?方法很簡單,只要「稱名」──稱我名號,即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阿彌陀佛在本願指定的方法,不是我等凡夫可隨自意說的,故云:「阿彌陀佛本願如是」。善導大師亦云:「順彼佛願故」。稱名是「正定之業」,其他念佛行持,如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都是助業而已。

淨土行者念佛要常常念,如「本願釋」云:「是故常應憶念」。憶念者,憶想、掛念。心裏要有「常常掛念父母,很想回家去」的意願。當回家時,我們必須稱名,不要單靠心念,更要口稱,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歸家必須稱名,稱名就是歸家了!


「念」和「稱」的關係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的「本願釋」提及「念」和「稱」。究竟兩者有何分別?念,是起心動念,是意業;稱,是稱讚、稱呼,是口業。但人類的口部活動是隨意而行,所以「稱」由「念」帶動,已在念了!但心有念則不一定口會稱。

關於「念」和「稱」的關係,《觀經》下品下生文亦有提及,云:「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此文實是釋尊演繹彌陀第十八願的具體事例。文中的善知識先教念佛,令行者起心動念,欲求生彌陀淨佛國土。但是,此人遭逢苦逼,已來不及念佛。眾生心想羸弱,心多濁亂,心散不定,不能念佛。怎麼辦?應稱無量壽佛。怎樣稱?稱「南無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十念」是稱念佛名啊!可知愚惡之人,業障深重,緊急關頭,病入膏肓,藥石罔效,一息之間便踏入死門關,原來只有「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並能蒙佛接引,「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從此文中,說明淨土行者為求往生極樂世界,應稱佛名,本願如是。但我們各有因緣不同,有人一日稱念數萬遍,有人只能一日稱念數百遍。究竟念多少呢?從龍樹菩薩的「本願釋」文來看,雖不能由早到晚都「稱名」,但總可以常憶念,即「念佛」常在心也!就如我們在外工作和做事,常常想著父母,想回家去。「稱名」就是喚來爹娘,自然帶著我們回家去。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