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靜

給自己安靜兩分鐘,兩分鐘內如無法安靜,就會「FAIL」!
給自己安靜兩分鐘,兩分鐘內如無法安靜,就會「FAIL」!

不知道各位讀者,開著電腦瀏覽器時,在同一版面可以停留多久?我說的「停留」,指的是人和電腦完全靜止不動的「真實停留」,不是閱讀文章時停留在一個網頁瀏覽的「閱讀停留」。

又問一下,大家在網頁的跳轉過程中,一般等待的最高時限有多久?筆者曾經訪問過八十多位學生的意見,他們表示,平均最高的等待時限為3秒,即按下一個超鏈結,如在3秒之後看不到回應,就會放棄。這個數據的作用,除了給網站設計者和伺服器維護者一個參據外,也說明了我們面對著電腦的時候,雖然物質上屬於一種靜態活動,但事實上我們的心識活動是十分活躍的。

網絡世界是我們形上的活動場域,也是直接反映我們心識活動的平台。有趣的是,在網絡世界中,我們的耐性似乎遠不及現實世界。現實世界中,你可以因為種種原因,呆在一個定點等待半小時;但網絡世界中,我們等待的時候,往往會同時處理其他工作,把等待時的思維空隙填滿。

唐代有一個禪僧名叫慧忠(?~775),有一次,他獲唐代宗要求,與來自印度的三藏法師互相試驗對方的修煉工夫。

三藏法師一見慧忠,便恭敬禮拜,並站於慧忠右邊。

慧忠有禮地問:「素仰您有觀通心象的神通,一定十分厲害。」

三藏法師回答:「不敢當,實在是過獎了。」

慧忠隨即測試他,道:「您說,我現在的心在何處?」

三藏法師用神通看一看慧忠,便回答:「禪師是一國之師,為何會去了西川看人家競渡了?」

慧忠說:「好厲害!那,現在再看看,我的心,又在何處?」

三藏法師又用神通看一看慧忠,便說:「禪師是一國之師,為何又會去了天津橋上看人家玩弄獼猴了?」

一會後,慧忠進行了禪定,出現無動靜相,然後第三次問:「現在呢?」

這次,三藏法師卻看不到慧忠的心象圖景。等了一會後,他還是看不到,便說:「我神通過處,只見水月無跡,天地無蹤,實在看不到禪師在哪兒!」

慧忠合著眼,突然大喝:「這個野狐精!他心通在什麼處?」

三藏法師沉默無言。*

這個故事,在後來禪林流傳了一段日子,成為了禪僧們討論的話題。《景德傳燈錄》記載了有僧人問仰山慧寂(807?-883?)和趙州從諗(778-897)「大耳三藏第三度為什麼不見國師」的看法,他們的回應正好解釋了故事裏的禪機。

仰山慧寂:「前兩度是『涉境心』,第三次是入了自受用三昧,不存人我,無世界相,所以連心跡也不見。」

趙州從諗:「因為慧忠已在三藏鼻孔上了。」

三藏法師和慧忠禪師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以為心跡無論藏得多深,也逃不過觀心神通,後者更高一層,能心物皆無,達到自悟之境。也就是說,前者仍然以心跡掩藏為最高境界,未能理解自證三昧的徹底極盡究竟。自證三昧指的既是自證之境,自證之境能自受用法樂,已達法身境界,無人能知,這也是坐禪旨於達到的最高層次。慧忠禪師修行功深,能隨時應化萬物,三藏法師即使有觀心神通,面對無心無物的慧忠禪師,這種神通亦難有用武之地。

無心無物,方能與萬機相應,達到內心與外境一如。我們的心識活動,一直受外物刺激,如忙碌的工作、繁複的事情、對自身的擔憂,有時真的難以安靜下來。當然,放棄工作、放棄生活去追求寧靜,對今天香港人來說,是不切實際的,而且也不保證達到目的。這裏所說的安靜,亦不是要「看破塵事」,對事物心如止水;反而,我們能否在繁囂中,給自己一點時間,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讓自己內觀自己,暫時停止接收外物訊息,聆聽一下本心,才是關鍵。

英國渭州郡(Wiltshire)有一位學生名叫Alex Tew,他是「一百萬網站」的設計者。不久之前,他設計了一個網站,叫做「do nothing for 2 minutes」。我們只要開啟這個網站,就會見到夕陽與一片汪洋,中間有一個兩分鐘的倒數器,用以計算這兩分鐘內,你在電腦前,能否讓自己真正靜下來。在這兩分鐘內,只要你在電腦上做其他事,甚至移動滑鼠,畫面上就會顯示「FAIL」字句,然後時計又會重新倒數。這個網站的設計雖然十分簡單,但卻很有意思,上面所說的「真實停留」,正好能在此作測試。這兩分鐘你想起甚麼,你聽到甚麼,你感覺到甚麼,這都是「靜」帶給你的信息了。

日本臨濟宗白隱慧鶴禪師曾說,自然的聲響,如兩手相拍,凡夫可以耳聞;真如之音,則如隻手之聲,無聲無響,只有「心耳」能聞。然而,「心」尚未靜,怎生得「明」?心未能「明」,「性」何以得見?在見性之前,我們就學習做「風波茶杯」,在緊張生活中給自己寧靜的機會,只要找到自己的「心耳」,要遠離見聞覺知、走出思量分別,從而達到屬於自己的「禪」,獲得自己的「靜」,便不是難事了。

*有關光宅寺慧忠的故事見載於〈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景德傳燈錄》,卷5,《大藏經》,第51冊,頁244a。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