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炳靈寺之外,另一座淩空開鑿於懸崖峭壁上的石窟,也是研究佛教石窟藝術愛好者必到之地,便是麥積山。麥積山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齊名,合稱中國四大名窟。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地處秦嶺山脈西延部分的山林之中。天水,古稱秦州,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之一,作為隴右地區的門戶,東西連接關中平原和河西走廊兩大地理區域。
筆者初到此地,站於山腳,馬上被它獨特的山形吸引住。跟之前在照片中看到的一樣,麥積山於群山環抱中拔地而起,以絕壁挺立的孤峰統領著整個山區的景觀。因為山形獨特,孤峰突起,猶如麥垛,因此稱作麥積山,其周邊山林起伏,層巒疊翠,深林茂密,細流交錯,好一幅天然生成的佛教聖地圖。只是親臨勝景,置身其中,感覺尤其震撼,再走近一點看,仰視山上那密如蜂房的洞窟,淩空飛架的棧道,一股敬畏之心悠然而生,同時腦海泛起一個問題,如此直立之山,洞窟全部開鑿於垂直峭壁之上,洞窟間以錯落的凌空棧道與樓梯相連,層層相疊,蜿蜒曲折,建築工程必然相當浩大,在千多年前沒有機器的遠古年代,古人是如何把它們興建起來的呢,那些看來是以噸來計算重量的石雕,究竟又是如何搬運上山,逐一安放於洞窟之內的呢?
要知道,這裏的山體高度142米,海拔高度1742米,洞窟全部皆是開鑿於八十多米高的山崖削面之上,攀爬上去,沿路十分驚險,爬至高處,再往下望,只見懸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螞蟻,如此建築令人咋舌,問及同行的一位建築界翹楚兼資深工程師,他也一時無語,沉默下來。
麥積山石窟與炳靈寺石窟的建造年代相若,都是首建於十六國那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境內開鑿最早的的石窟寺之一。此石窟自後秦(公元384-417年)開始,隨著絲路之暢通而營建,歷經北魏、西魏、北周,至隋代大體結構基本完成,再歷經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興替而不斷開鑿營建與修繕,迄今保存了自公元四到十九世紀間一千五百多年的佛教藝術精華。
來麥積山主要是看雕塑,這裏的雕塑有泥塑、石雕、石胎泥塑、木雕四類,共計七千八百餘身,當中以其泥塑獨步天下,享譽盛名。泥塑當中又以中北朝(北魏、 西魏 、北周)造像居多,成為了該年代的石窟遺跡代表。
這些泥塑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造型優美,形神兼備,大的高達十六米,小的僅有十多厘米,分佈在近二百個洞窟內與山體之上,當中有數以千計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塑像,從後秦時期的彪悍雄健、北魏與西魏時期的秀骨清像、北周時期的珠圓玉潤、乃至隋代至初唐的豐滿誇張,以及宋代的寫實求真,集中展示了古印度佛教藝術經中亞傳入中國,體現了千多年來各個朝代雕塑造型的發展與演變,並完成外來佛像中國化(sinicization)的整個歷史進程。
遊覽完畢,筆者還是不甘心,翻查一下資料,才知道麥積山石窟的建造,是從山下大量堆積木材,達到一定高度,然後施工,整個建造是從最高處開始,營造一層,木材拆除一層,一層一層建「下」去,直到山腳,相傳動用的工人數以十萬計。時至今天,當地還流傳著「砍盡南山柴,堆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這些話,可見當年建造工程之浩大與艱辛。
遊覽結束了,在筆者心裏依然不散的,還有一段發生在麥積山上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欲知故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