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修行的人,一定要好好地修三皈依,通過修懺罪法門來增長淨信,消除業障──明海法師與你「無門關夜話」(六)

(續上期)

漢傳佛教的懺法

禪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懺罪集資。懺罪也可以說是淨障,淨除障礙。在佛陀時代,很多修行人見到佛陀,當時就證入聖果;或者通過其他人聽到佛陀所說的法,當時就證入聖果。比如舍利弗尊者,聽到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當時就證入聖果。在正法住世的時代就是這樣,眾生根利。眾生的根利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障礙少,第二是最根本的,信心淳厚。正法時代的眾生,根器好就好在這個信心淳厚上。因為,信心淳厚的人障礙少。有業障也會表現在信心不夠、清淨信心不能現前上。

有一些佛經,講到像法時代、末法時代的修行人障重應該怎麼修對治。請大家注意,這是一系列的經典,不是指哪一部經。比如《藥師經》,文殊菩薩祈請世尊轉法輪時,說眾生福薄業重,應該怎樣修法。《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也講到像法時代眾生修行障礙大,應該怎麼淨除障礙、使戒清淨。《占察善惡業報經》這部經分上、下,上就是專門講淨障集資的。像法時代、末法時代的修行人戒不清淨或者沒有得到戒體,戒有染污或者有毀損,障礙很重,修禪定不相應,即使偶有相應,也是為魔所加持,不是真正的相應。這部經中地藏菩薩在釋迦牟尼佛的加持下講了懺罪的法門,明朝的蕅益大師後來按照經文把這個法門彙集成《占察懺儀》。我們懺罪集資可以稱誦、禮拜佛的名號得加持,這是釋迦牟尼佛從大悲心流出的。這個懺罪法,就是我們像法時代、末法時代障礙重的修行人必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

為甚麼這樣講呢?因為這涉及到很多因緣,涉及到時代的共業,佛法在這個時代遇到的障礙。千萬不要小看懺罪集資的法門,如果你過去生中有很好的善根、很好的修行,在懺罪集資的修法之中,你過去的善根顯現,就有可能禪定現前;如果你過去是開過悟的人,在懺罪集資的修法中,你的悟境就有可能現前。不過那是善根顯現而已,我們不要去希求這些。

藏傳佛教很重視懺罪集資,很重視這一部分前行。漢傳佛教重不重視呢?也很重視,只是我們沒有留意。宗門的大德高僧們,你去研究他的生平傳記,在他明心見性以前,都直接、間接地有過相當深厚的懺罪集資的修行。宗門講直指人心,所以對這部分的記錄比較簡略,有時候只是一句話。比如,臨濟禪師在黃檗禪師座下,很多年就是幹活,在大眾中做服務工作,從來也沒有到黃檗禪師那裏去請教一個問題。很多禪師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眾中做服務工作,就是淨障,積累福慧資糧,這是宗門淨障的特殊方便,叫「陸沉眾中」(隱沒在眾人之中),默默無聞地做一些苦活、累活、髒活,吃壞的,穿賴的,長時間地有這個過程,最後才有精彩頓現的時候。

「懺罪集資」是修行最重要的一點

漢傳佛教天台宗的修行次第裏面,「懺罪集資」就赫然成為修行最重要的一點。為甚麼說最重要呢?我們看天台宗很多祖師的傳記就知道,他們往往會行《方等懺》法,拜《方等懺》,或者是拜《普賢菩薩懺》,《普賢菩薩懺》就是依據我剛才所講的《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而制訂的儀軌懺法。天台宗早期的祖師主要是依這兩個懺法,也有依《請觀世音菩薩消除毒害陀羅尼經》,依照這個經修懺法。宋朝有一位祖師叫慈雲遵式,就是我們晚課念的「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發願文是遵式尊者做的。他年輕的時候修行,由於用功過度,得了吐血病──吐血人受不了的,吐來吐去,人衰弱就會死掉。於是他發願,結壇修《請觀世音菩薩消除毒害陀羅尼經》這個懺法,大概是修到五個七、七個七這樣的時間,他的病得十方諸佛菩薩加持,給他增延福壽,身體相貌都變了。

在早期隋唐時代,天台宗的祖師們修懺法的時候,有很多直接就悟入到三昧,得大總持,有得法華三昧的。智者大師是得陀羅尼,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他是誦《法華經》之後才禪坐。天台宗的這種修行次第是非常嚴謹的,我覺得很值得現代的修行人學習效仿。天台宗祖師們修的懺法,就是我們漢傳佛教的特色了。本來懺法是一種前行,對吧?應該後面還有正行啊,但是很多祖師在修前行的時候,直接就契入正行了,得三昧、得大總持啊,或者大開圓解,生起圓信。原因是甚麼呢?是他們在修懺法的時候用《妙法蓮華經》的圓頓知見來攝持,所以直接就悟入了。我這麼講的意思是千萬不要小看前行,認為前行沒甚麼,大錯特錯了!如果有人這麼認為,那就是狂妄了,所以一定要重視。

宋朝以後,天台宗的修行人修的懺法很多,《大悲懺》、《淨土懺》。明朝藕益大師不專攻哪一宗,他編了很多懺儀,《地藏懺儀》、《占察善惡業報經懺儀》,還有《梵網菩薩戒懺儀》。所以,漢傳佛教的修法裏有大寶藏,都在這些懺法裏面。可惜啊,後來懺法弄成了一種佛事──經懺佛事,都成了趕道場,為信徒們做超薦、消災啊,這個是很大的悲哀。

真正想修行的人,一定要把心老實下來,好好地修三皈依,通過修懺罪法門來增長淨信,消除業障。從這裏老老實實地過去,你不會走偏,不會繞彎。因為我們每個人其實業障都很重,《地藏經》裏講,「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大家想想,就是我們吃飯,如果你不能夠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的話,不能以某一種觀法攝心,在吃飯的過程中就有好多罪業生出來呀!飯好吃的時候,你貪著其味,貪業;飯菜簡單的時候,你挑揀,對做飯的人生嗔心,嗔恨業;飯菜也不好也不壞,那就是癡。對飯菜是這樣,對其他事物一樣的道理。

所以六根門頭都是「業識」在耍弄我們的心(業識就是分別心),我們根塵交接之際,這個業識不停地幻現煩惱的陰影,蓋覆了我們本有的智慧光明,而且根塵交接,一天到晚就沒停過啊!所以我建議所有的修行人每天晚上都要懺悔,就是當天的罪業當天清。當天的罪業有的是你知道的,你反省檢點,今天有一件事做得不對,有一個念頭起得不對,當天晚上,不要過夜,一過夜就滾動了好多倍。所以最好是每晚都要有功課懺悔,然後在階段性的修行中,要拿出相當長的時間依一個法來修懺悔,《八十八佛懺》,或者《占察善惡業報經》的懺儀,或者《大悲懺》,《大光明懺》,《法華三昧懺儀》,《方等懺》等等,你自己可以選,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專心致志。

拜懺的時候要有懺悔的心態

古人修懺法那是非常慎重的,我跟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天台宗早期修《方等懺》要結壇,拜懺的這個地方是一個特殊的結界,非常清淨莊嚴,其他的閒雜人員不能進。然後修行的人要上洗手間怎麼辦呢?這個壇場的邊上有洗手間,進壇場的時候一定要穿新衣服、新鞋子,沒有新的,要穿乾淨的。中間有休息,如果要去洗手間,在壇場的邊上有三間屋子連著,最遠的那一間是洗手間,要去洗手間的時候在第一間屋把衣服全部脫掉,到達第二間屋,穿上去洗手間的專用衣服,用完洗手間,回到中間那間屋把去洗手間的衣服脫下,然後再回到第一間屋,把乾淨的衣服換上。我講這個是甚麼意思呢?古人修懺法那種恭敬啊,那種殷重啊……我們今天起碼要做到,要洗手,要恭敬,對經書要恭敬,就這個很多人都做不到啊,很多人都粗枝大葉,所以和古人比起來,何啻天壤啊,怎麼可能很快就相應呢?所以我們為甚麼不相應?恭敬就不夠。就是剛剛我講的這些細節,現在基本上找不到了,找不到有人這麼認真對待。

如果你們一定要說,哪裏有這麼認真對待這些細節的?在日本,他們的真言宗、天台宗的寺院裏,對這些細節,衛生、恭敬,做得很嚴密的,所以結壇,著新淨衣,要護淨,要起恭敬。這樣修下來,業障一定能夠淨除,這樣修下來,釋迦牟尼佛金口所宣的修懺悔法,會有甚麼效驗,那就一定會現前。

毫無疑問,我們現在做得太差,我們拜懺的時候,可能就沒有懺悔的心態,而且集體拜懺的時候也不認真,稍微累一點腰酸腿痛就受不了,這就是我們現在人的根性。反正依我們現在的顯相(顯現的這些跡象)來說,與法要相應就比較難。大家一定要相信,佛法是最珍貴的,「最尊、最貴、最第一」。這個最尊、最貴、最第一的法,在我們生命中要現前,輕心、慢心怎麼可能得到呢?很簡單嘛,那太便宜你了。釋迦如來,諸大祖師都做過示現,為了法所受的苦,舍生命,頭、目、髓、腦……,慧可大師求法斷臂立雪,惠能大師在腰上綁一塊石頭為大眾舂米,這些示現就是符合正法現前的緣起。就說我們虛雲老和尚五十六歲在高旻寺開悟,開悟以前,九磨十難啊,有這樣的因地行持,最後才有妙果現前。一點不受委屈,一點不吃苦,腿痛馬上就受不了了,可能有的人想再坐就瘋了,這樣想要得到法的受用,是不可能的,那太便宜了!佛法是無價寶!沒有至誠,沒有殷重,沒有恭敬,沒有種種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要磨習氣、消業障,沒有這個過程,不可能現前。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