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看藝術表演 只是為社交?

最近香港藝術節的一場管弦樂表演發生了一段上了報的小插曲,一位觀眾在一段樂章尚未演奏完畢時已鼓掌叫好,大大破壞現場欣賞氣氛,後來更重犯一次。到半場休息時,有另一些觀眾高呼要他離場。

很明顯,這位觀眾應不是觀賞古典樂現場演奏的常客,那麼他當晚為甚麼會去看?這令筆者想起近期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最近一項調查,目標為了解美國人參觀藝術活動的態度。結果顯示,最多受訪者選擇的出席活動原因,是「與親戚朋友社交」,佔73%;而決定不出席的原因中,佔第四位則是「找不到伴」,佔22%。

如果這調查可信的話,也就可以解釋為何我們往往會遇到很多外行或對表演不感興趣的觀眾(在表演時呼呼入睡或半途離場頗為常見),因為他們到場的首要目的是聯誼,欣賞表演只屬其次。另外,這或許也可解釋近年精緻文化的觀眾有日漸減少的趨勢。在美國,2008年有41%的成年人口參與過這類活動,到2012年則減至33%──原來可能是因為「宅男」、「宅女」日多。

藝術界也或許會因這調查而感到尷尬──原來藝術家在表演中並不是真正的主角!不過,更積極的態度,是針對這些發現,用一些奇招來提升觀賞氣氛和入座率,例如安排有識之士提供「陪看」服務,一方面吸引原本找不到伴的觀眾入場,另一方面也可在觀看前後作解說討論,提高欣賞水平。另一項奇招,是給予單獨購一張票的觀眾折扣優惠,因為他們才是最忠實的欣賞者!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