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高宗時候,有位宰相名叫張公藝,全家上下和和睦睦,父慈子孝,閭里友好。全國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他家羨慕不已。
一天,唐高宗問起張公藝成功的秘訣,宰相默然不語,只喚下人拿來紙筆,揮毫寫了一百個同樣的字:「忍」!
中國人並不認為「忍」是一種不幸,是一種逃避或者懦弱,忍耐亦不代表麻木。相反,中國人一直對「忍」表示讚歎,甚至認為,「忍」可以避免許多紛爭煩惱,從而對自己達到氣和則人和,人和則事和,以至和氣便能生財,於是便有「百忍成金」之說。
人與人之間,若能和諧相處,自然沒有糾紛或仇恨。
唐朝有兩位很有名氣的僧人,一位名叫寒山,傳聞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另一位名叫拾得,傳聞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有一次,寒山問拾得:「今有人侮我、冷笑笑我、藐視目我、毀我傷我、嫌惡恨我、詭譎欺我,則奈何?」
拾得便回答:「子但忍受之、依他讓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裝聾作啞、漠然置他,冷眼視之,再過幾年,看他如何結局。」
以上對話,既闡揚「忍」是一種美德,亦教授人們如何待人接物之道。
而在中國人多種諺語中,亦可體會這種美德所衍生的各種人生智慧,例如「失一卒而勝全局」、「好漢不吃眼前虧」、「退一步海闊天空」等等。
佛家六種能渡眾生至成佛彼岸的智慧,所謂「六波羅密」,其中便有「忍辱波羅密」,而「波羅密」便是到彼岸的意思。那麼,「忍辱」和「忍辱波羅密」有甚麼分別呢?「忍辱」,就如有人令你很憤怒,但暫時忍耐,瞋恚之心仍在,只是等待何時出一口氣才甘心;但「忍辱波羅密」卻是別人得罪了你,你內心能當下無事,如雁過長空而不留痕,鴨游江面而不留跡般,這樣才是真正的「忍辱波羅密」。
幸福生活錦囊: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份度時光。 (憨山大師醒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