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歷:集文化、企業管理及佛學於一身的資深出版人,為皇冠出版社(香港)總經理、青馬文化出版社社長,並曾任香港流行圖書協會會長。學佛多年,是法鼓山聖嚴法師的弟子。近年更出版了一系列佛學書籍,以便於大眾理解的手法來傳播佛理。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學佛的人,大概都會有一種共同感覺:就是人世間有逃不開的苦難。
苦難的感受,有各種呈現方式,也有不同層次及階段,而逃避苦難的方法,亦是各有各法。
人會感受到苦難,當然也會感受到喜樂,普通人的生活,一般都可以說成「苦樂參半」。所謂浮生若夢,很多會認為,乃是介於苦樂之間,載浮載沉,掌握不住,也沒有岸邊。
學佛的人,若說初衷,大多數都是:「感受到抵禦不了的人生苦難,希望通過學習佛法,離苦得樂。」
我是如何開始學佛呢?又何時開始,切切實實感受到人間之苦難呢?
小時候,我家住在油麻地廟街,地下連閣樓是麻雀館、賭檔,二樓兩個單位都是小型妓寨,三樓經營無牌私宴聯誼會,四到六樓乃民居,我們一家數口,就擠在靠窗一個木板間隔房間裏面,然而,比較起其他住客,環境還不算太差。鄰居有一個家庭,三個人擠在走道邊的下格床位上,一切無遮無掩。總共約五十平方米的空間裏,居住著十二個家庭或個人單位,住進來的人,大概都說得出一個苦難的故事。
然而,當時童年懵懂的我,以為生活本身便是如此;童真的心,自然會找到快樂的出路。幾歲開始,若為成人買點小吃,從家門口走下四層樓階到街上,沿途碰上醉酒的嫖客、被毆打的賭徒、受傷痛哭的妓女、凶惡橫蠻的黑社會大漢,一般都會習以為常。
我最初感受到人生不解之苦難,應該是「捨不得」之萌芽吧。
那個「捨不得」是:
兒時一個很要好的女同學,莫名其妙的從我的人生,消失了。
窮家孩子繳不起學費,而當時的公立小學是免費的。偏偏窮人一般缺乏社會資訊,多數會錯過了小一的入學申請,唯有讓孩子入讀家庭式的簡陋小學,到一天繳交不出學費,就退學在家裏待一陣,等長大點再出來當童工。所以當鄰里知道附近的公立小學有插班機會,幾乎一整區的孩子都跑去排隊插考。
那個女同學姓袁,留著兩條油油辮子,臉型尖尖長長,一眼便看出是個模範學生。小二那年,我們的公立小學,只取錄了三個插班學生,我跟她便在其中。三個插班生就編坐在一塊,因為沒有往績支持,就待在成績最不堪的一班。
小三開始,我們又一起被編進成績最好的精英班。因為我比較頑皮,老師都愛將我跟她編在一塊坐,安排她監控教育我。
兒時的我,缺乏關愛,卻因此每天上學都很高興,甚至連有些環節,我私下犯錯,被她舉報受罰,也不恨她。每次因為欠交功課被重重拍打掌心,聽到她溫柔的問語:「還痛不痛啊?」心裏居然還是甜甜的。
小五那年,春節過後,上了課三、四天,我旁邊她原來的座位,卻還是空空如也。
從此,再也見不著她。
她是搬家了?被送進工廠當童工?或者變成雛妓?或者已經去世?就變成我這輩子的一個謎了。
這種人生喜樂會驟然變幻之痛楚,直到很多年後,我才逐漸習慣。
社會生活,本來便是一期一會。
朋友,今天歡聚時觥籌交錯,哭笑交心,明天為了點小利益、小是非,反目成仇。工作夥伴,今天在重要位置上,旁人阿諛奉承,明天人去茶涼,冷漠以對,只有一聲:「有空出來飲茶!」情侶,今天海誓山盟、纏綿擁抱,明天走過夢幻,道盡謊言。
對於人生角色之轉換,與及別人對待心態之改變,可以習以為常,一笑置之,才能夠心態安穩,鍛鍊至「不期盼、不焦躁、也不傷情」,乃現代社會生活、人際關係之必修課程。
而接觸佛法之後,我對於人際關係,卻有了另外一番體認。
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有趨吉避凶、貪圖逸樂之習性,因此,總是希望在人際關係得到喜樂,而非痛苦,而且逐漸學會離開「產生痛楚之人際關係」,建立一個舒適之生活圈子。
然而,捫心自問,那多少是有些無可奈何、無能為力之感覺。大部分人,若然沒有反省,生活圏子只會愈來愈狹窄,表面上很看得開,其實心裏的彈性空間很低很低。
聖嚴法師著名的警句,常常提醒著我:「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它」是什麼?是我自己,是別人,是人際關係,也是整個世界,是一切一切……
就拿我的童年「捨不得」例子作討論。
我過去沒有好好面對它,因為我首先已經感到「捨不得」,帶著痛苦的情緒思考,於是很容易會得出一個傾向悲觀的想法:「她是身不由己地,被帶去一個不想去的地方」,而我呢?也是無可奈何地失去了知心友情。其實,那不過是一個謎,我若因此導致悲觀、叛逆之性格,認為不該向權威屈服,認為社會黑暗面多於光明面,那是我首先沒有正確面對它,然後更加接受不了它。
佛法告訴我:緣起而聚,緣盡而散,人生之悲歡離合,莫不由眾多因緣和合,變幻更易,我們得隨緣歡喜,可以相聚是緣分,離開也是緣分。
「處理它」之方法,首先要回到正確認識「面對它」之重要,別因為情緒反應,扭曲了事實本質,這樣也比較容易安然接受。
但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的情緒,還得好好安頓。童年時候得到之心靈照顧,心領感恩之餘,回報之最好辦法,乃是將這份溫暖傳遞出去,若是有能力,盡量照顧、引領那些徬徨無助的人,那就比較沒有遺憾。至於她是否陷入惡劣境況呢?那大概永遠是個謎,我只能用對別人的慈悲,去迴向祝福她了。
沒有好好「面對、接受、處理」,通常說「放下」只是自欺欺人。真正的放下,是內心無悔無憾、沒有恐懼、沒有渴求。我未敢說今天已經可以完全放下這件童年往事,然而,我相信人生如夢幻泡影,一切皆由因緣和合,而我們又很容易將自己的想像和感覺,當成固定不變的真實,《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一切已成往事,也自然有各自因緣,不應該有濫情憶想之空間,那是妄想了。每想及她,感恩便是。
其實每個人接觸佛法之契機都不一樣,有些人親歷人生苦楚,有些人由感受別人之苦楚開始;有些人感受到切身之痛,有些人對「人生變幻莫測」感到空虛。而我由童年開始,知人世之苦,成長到青中年,才有幸接觸佛法,初嚐佛法「離苦得樂」之效。
我心中的佛法,是一種由智慧啟發出來的慈悲,又由慈悲深入的智慧。
因為明白世事之因緣法則,減少黏著,也更看清楚周圍,更加感受到別人之苦痛,知道大家都在迷夢之中,希望別人醒覺,離開苦執;又因為一念慈悲心起,逐漸更有安定心性,覺知更加清晰。
這種快樂,不是一般的慾望得到滿足,或者具體得著豐盛的快樂,而是一種有解脫意味,又可細心投入其中,體驗箇中滋味之喜悦。
少貪念、少憤怒,常常從慈悲心出發待人,人際關係自然也比較和順。
然而,所謂「人生若只初相見」,我們學習、接觸佛法,最初由感受到人生苦痛開始,跟著嚐得「離苦得樂」之幸福,可以明白「煩惱即菩提」這句話。然而,人生變幻莫測,各個階段,都有不同之煩惱出現,若是當作自己已經深諳佛法,便很容易變成「佛油子」,一口佛理熟語,卻跟佛法愈走愈遠,覺知當下的能力,也逐漸減退。也好像初體驗戀愛、友情、工作,戰戰兢兢,兢兢業業,後來便容易懈怠,變成例行公事一樣。
我覺得,凡夫如我們,對於佛法,對於世間苦難,對於覺知之修行,對於個人智慧提升之要求,對於自我慈悲心之考量,必須常常有如「初相見」般,保持敏感,在意。
否則,又得等人生的苦難,再度來臨提醒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