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珠穆朗瑪峰下的佛國雪印──尼泊爾徒步之旅(二)

壯麗的景色,令人不禁有“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之嘆
壯麗的景色,令人不禁有“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之嘆

(續上期)

騰波切寺沿革

大約350年前,Lama Sangwa Dorje(桑瓦多傑喇嘛) 在此地冥想時滑倒,在岩石上留下印記,並預言將來這裏會有一座重要的寺院。他的預言直到三百多年後才實現。1916年,Lama Guru(古魯喇嘛)用了三年時間建造這所昆布地區最大寺院──騰波切寺。

騰波切寺位於海拔 3,867米的山坳上,背靠5761 米高,雪巴人稱為「昆布之神」(God of Khumbu)的Mountain Khumbila,這座高峰從沒有人成功攀登過,昆布名稱也是依這座神山命名。騰波切寺是昆布地區第一座修道院,遵循金剛乘(Vajrayana Buddhism)寧瑪派傳承(Nyingma lineage)[1]。首位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雪巴人,丹增·諾爾蓋(1914-1986,Tenzing Norgay Sherpa),幼時曾在這裏出家。騰波切寺建成後經歷過兩次嚴重損毀,1934年地震及1989年的火災,現時的修道院於1993年重修及擴建。 抵達寺院時是下雨的黃昏,梧桐細雨無損寺院的莊嚴。寺內有不少穿紅衣的僧侶,部分年紀很少,據導遊說,寺院現時約有150位僧侶。祈禱殿入口(Prayer Hall),欄放着350年前桑瓦多傑喇嘛留下的腳印岩石,惟添加了1989年大火造成的痕跡。祈禱殿內供奉一尊兩層樓高的釋迦牟尼佛像,兩側是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像,四壁描繪了佛陀本身故事的壁畫。[2] 殿內喇嘛示意我們在兩旁安坐,之後為我們誦經祈福。在藏文誦經聲中,感覺温暖、平靜、安穩、祥和,好像遊子從風雨飄零的紛擾下,回到家了。

百仞之高,始於足下

離開騰波切,我們繼續前進,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3] 雖然全程只有60多公里,但需要一定的體能,而最具考驗是適應高原反應,必須緩步前行。如佛經中郵遞馬車的次第接力般[4],一步一步、一站一站,攀升至海拔4410米的Dingboche、4910米的Labuche、5190米的 Gorakshep,經過八天,終於到達目的地──海拔 5364米的珠峰大本營。

是次徒步之旅除了隊友們的互相鼓勵,大自然的助力不容忽視,生態環境似為我們打氣。佛教反對殺生,昆布地區成為野生動物的避難所。在高原寧靜的森林中,常遇到珍稀野生動物,例如尼泊爾國鳥棕尾虹雉(Dhaphe),喜馬拉雅塔爾羊(Hemitragus jemlahicus ,當地人稱為Mountain Goat)。

陪隨着我們疲憊步伐的,還有盛放的高山杜鵑花林、從雪山奔流而下的河流( Imja Khola) 、從珠峰伸延27公里、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坤布冰河(Khumbu Khola,或Khumbu Glacier)。正在迅速融化的冰川提示我們,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帶來地球暖化及種種災害。在享受徒步樂趣之餘,學習雪巴人敬畏大自然的精神,避免破壞生態環境。

成就自己,照亮他人

我們徒步的日子,剛巧是珠峰登頂70週年紀念。1953 年5月29日,雪巴人Tenzing Norgay Sherpa (丹增·諾爾蓋) 和新西蘭人Sir Edmund  Hillary (1919-2008,埃德蒙·希拉里爵士),首次踏足珠穆朗瑪峰頂。究竟誰是第一個登上珠峰?成為大半世紀的懸案!當世人爭論着誰是第一時,Tenzing這位登山英雄卻說:

“Be Great, make others Great” [5](成就自己,照亮他人)

正如《維摩經》中所說的,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盞智慧、慈悲的無盡燈,Tenzing將這一盞無盡心燈奉獻給大眾,照亮後來的登山客,為他人圓夢。這種不為自己,成就他人的善法功德,是無人相、無我相的布施,其無私奉獻精神,遠遠超越世間人所計較的名利得失。誰是第一,重要嗎?


[1] Tenzing Hillary Sherpa Memorial Park

[2] 《荀子·勸學》

[3] 《中阿含經·七法品》(第9經)

[4] Tengboche Development Project,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111053553/http://d30026567.purehost.com/religious_life/monastery.htm

[5] 由西藏畫家塔克拉Tarke-la,依 Leaves of the Heaven Tree – The great Compassion of the Buddha《天堂樹的葉子 – 佛陀的大悲心》一書繪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