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在人生的角色與由來

圖:Madeleine Marie Slavick(http://touchingwhatilove.blogspot.hk/)

修學佛法主要目的為出離生死得寂滅,這是從原始到大乘佛教之共同目標。可是為此目的,有效手段必不可缺,以斷除煩惱為終極目標獲得寂滅,並需要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修行系統作為依據。我希望在此簡介唯識系中煩惱學說的一些特色。

佛教徒一定可舉出一些很具體的煩惱,如貪、瞋、痴三毒等。可是,煩惱在我們的生命裏面又擔當著甚麼角色呢?

世親菩薩早於《俱舍論》已指出業由煩惱所推動才可以生長,如果沒有煩惱,業沒有能力招感後來的生命果報。[1]這即是就染污的角度出發,所以消滅煩惱是證得寂滅的一個必要條件。[2]

唯識系的煩惱學說可說是承繼兩大部派,經量部及說一切有部,綜合並抉擇兩部。

就煩惱的定義而言,唯識系與經量部相似,把煩惱分為存在於覺位(已經生起)及睡位(潛伏)。[3]已經生起的煩惱已有其作用並纏繞著我們的心,令心不得安寧不得自在;而睡位的煩惱就是未生起的煩惱種子[4],而唯識系更形象化,並建立阿賴耶識以儲存這些種子,作為種子及業力的載體。當這些種子遇上合適的條件便會生起,如見到喜歡的事物會生起貪等這些情況。

就煩惱的系統及修行的階段,唯識系吸納說一切有部的煩惱架構。兩者都以貪、瞋、痴、慢、疑、惡見六種煩惱為根本,這可以從《唯識三十頌》的第十二頌看到所列舉的六種根本煩惱。後再將惡見具體化,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而成為十種根本煩惱,而且是與心識相應的心所有法(心理活動狀態)。

而對於這些煩惱的分類,又分為見道時斷除及修道時斷除,如配合唯識系的修行,即是見道位及修道位。見道時,修行者直接證悟苦、集、滅、道四諦,破除及消滅對四諦真理不明了的煩惱,所以見道斷分為四個項目加上修道斷,共五項,再配合十種根本煩惱及三界,而成為一百二十八種煩惱[5],這有別於說一切有部的九十八種[6]。我以為主要原因是唯識系以大乘角度出發,配合唯識的修道位,在修道的十地的菩薩階段時,再須斷除先天及後天的煩惱(我執、法執),所以修道斷的煩惱定比有部多。

說起先天(俱生)及後天(分別)的煩惱,唯識系是很具應用性的。俱生是指本來就存在,不需要透過後天的教育及學習,例如嬰兒的生存意欲;而分別煩惱是透過後天的學習,例如相信有一個實在不變的靈魂等。

除了根本煩惱之外,還有二十種隨煩惱[7],隨煩惱跟隨著根本煩惱而生起,屬於次要的煩惱,而出現的狀況每每不同,屬於個別的性質,例如無慚是對應該尊敬的賢哲不尊重,無愧是對世間的呵責不懼怕。其實要說隨煩惱的種類可以分為更多[8],不過以唯識系的歸納為二十種,這個數量是一定較容易理解及修行上會遇到的心理狀況。

事實上要論及整個煩惱系統是相當龐大的,特別是部派佛教中不同阿毗達磨論書對煩惱的理解,可以有很大距離的差別[9],而討論可以涉及整個修行、因緣、業力等等的架構理論。雖然這些理論聽起來未免充滿經院哲學的味道,不過我希望指出的是,在這個龐大架構背後的精神及意義。首先,它提供一個具體而又可認證的修行藍圖,並且系統化,令修行者可銘記在心中,再配合修定、修慧,以拔除一切煩惱,達到寂滅,故重視煩惱並非消極,而是積極面對自身的不足及對治煩惱;此外,對於修行及體證真理,這藍圖並未曾離開佛陀於原始佛教的教法,以於見道時需要體證四諦,不離開四諦以斷除煩惱;所以唯識系絕對重視修行,並透過它的認知論、業論、定學等,達到出世及教化有情的淑世精神。


[1] 《俱舍論》卷九:「業由隨眠方得生長;離隨眠,業無感有能。」《俱舍論》以隨眠說,在說一切有部的立場隨眠與煩惱為同義詞。世親是宗經部,認為隨眠是煩惱的種子。總之,不論從哪方面看,隨眠煩惱是推動下期生命的主要動力。

[2] Cf.《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五;Buescher, Hartmut. The Triṃśikāvijñaptibhāṣya of Sthiramati: Critical Editions of the Sanskrit Text and Its Tibetan Translation.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2002, p.118.

[3]《俱舍論》卷十九:「何名為睡?謂:不現行,種子隨逐。何名為覺?謂:諸煩惱現起纏心。」《瑜伽師地論》卷十三:「云何現行?謂諸煩惱纏。云何睡眠?謂:諸煩惱隨眠。」

[4] Cf. Jaini, Padmanabh S. “The Sautrantika Theory of Bij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2.2 (1959): pp.236-249.

[5]《瑜伽師地論》卷八:「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加藤純章:〈随眠──anuśaya〉,《仏教学 28》 (1990):  pp.1-32.

[6] Cf. 櫻部建:〈九十八隨眠說の成立について〉,《大谷学報(The Otani Gakuho 35.3)》 (1955):  pp.20-30.

[7] 《唯識三十頌》:「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惛沈、不信並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

[8] 隨煩惱的定義十分之廣泛,如《品類足論》卷一:「隨煩惱云何?謂諸隨眠,亦名隨煩惱,有隨煩惱不名隨眠,謂除隨眠諸餘染污行蘊心所。」又如《法蘊足論》卷九〈雜事品第十六〉列舉七十八種所應斷的法。

[9] Cf. Kato, Hiromichi:〈隨眠のはたらき〉》,《佛教學研究 38》(1982): pp.28-58.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