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

世親菩薩在《往生論》依「一心」而起「五念」

《往生論》是淨土宗正依經典的「三經一論」之「一論」。世親菩薩在《往生論》開宗明義:「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世親菩薩依釋迦牟尼佛的教化,為了自行化他,即表心迹:一心歸命阿彌陀佛,心無旁騖。

世親菩薩依「一心」而起「五念」──禮拜、讚嘆、作願、觀察和迴向,善導大師稱此「五念門」是淨土行者的「起行」法,總括了淨土宗念佛行持的具體內容,其中「讚嘆門」有幾句說話:「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逐句解說,如下:

「『讚』者,讚揚也。『嘆』者,歌嘆也。讚歎非口不宣,故曰『口業』也。『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

「『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非如日、月、珠光,但破空穴中闇也。

「『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者,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眾生稱名,彌陀救度,就是淨土法門,體現了大乘菩薩教的最高精神(圖:網上圖片)。
眾生稱名,彌陀救度,就是淨土法門,體現了大乘菩薩教的最高精神(圖:網上圖片)。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解「讚嘆門」

第一段文說明讚嘆是口業,所以口稱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念佛。事實上,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在《觀經》的下輩生想文教我們的,相當於阿彌陀佛在第十八願所言的「乃至十念」。

第二段文說明阿彌陀佛的「光明智相」,專指彌陀十二光佛的名號,每一名號具不同的功德力用,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無所障礙,詳述於前文「眾生念佛,彌陀救度,這就是淨土法門!」一文。

第三段文則說明「名符其實」,即阿彌陀佛的名號,完全符合其名號的實質意義,所以只要一心歸命阿彌陀佛,稱名念佛,如實修行,就可以取得相應的實質意義──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曇鸞大師說此為「名與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指世親菩薩) 建言:我一心。」

淨土法門的「無明」和「滿願」

曇鸞大師為了解釋《往生論》的「一心五念」的意義,在《往生論註》自問自答,反過來提出:「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這是一個念佛人普遍存在的問題。不過,就淨土宗而言,在「歸命阿彌陀,願生安樂國」的前提下,此言「無明」和「滿願」,具有特別的意思。

一者,此「無明」是信疑之間的「疑無明」,即「念佛必生」的信心問題,不是一般菩薩教常言,迷悟之間的「癡無明」。二者,此「滿願」是「念佛必生」的願心方面。話雖如此,淨土行者應知,只要得生彌陀報土,何愁不開悟,智慧高明故;一切如意足,神通洞達故。稱名而得生淨土者,畢竟自淨,所以,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此亦非虛言。

「二不知、三不信」,信心和念佛不相應

曇鸞大師自解自答,云:「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這是著名的「二不知、三不信」文。

甚麼是實相身,甚麼是為物身?實相身是法界身,佛的心和身遍法界,佛力無障礙,故名法界身。所謂佛法力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無量無邊無能礙,豈容置疑!物者,眾緣和合而生,指眾生也。如《觀經》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阿彌陀佛所做一切,佛是為了眾生-無條件的救度,攝諸眾生。

如上文所言,名即體,其名是阿彌陀佛的本體;其義在於攝諸眾生,入畢竟淨。眾生稱名,彌陀救度,就是淨土法門,不但沒有牴觸,而且體現了大乘菩薩教的最高精神。

若然念佛者沒有信知如來的實相身和為物身,他的「稱名念佛」就不是如實修行,並有三種不相應的情况出現。一者,如果「念佛必生」信心不淳,​​其稱名修行就若存若亡,時有時無;二者,如果「念佛必生」信心不專一,其稱名修行就無決定,失正念故;三者如果「念佛必生」信心不相續,其稱名修行就有餘念來間斷了。

曇鸞大師指出:此三句,輾轉相成,互為影響。相反地,信心淳一,信心相續,而稱名念佛常存、正念決定、作業相續,則心相和行相一致,所謂「名符其實」,名號的意義與如實修行,彼此相應,即順應了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本願(第十八願)之誓約──眾生稱名,彌陀救度;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機法一體,生佛一體,這是「我一心」歸命的意義。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