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折服於佛法之精深無比,卻又敬而遠之,原因並非缺乏興趣,而是面對艱澀難懂的佛學名詞,便頓覺入手無門,不得不有望門卻步之嘆。可是,當談到「無常」,一般人便覺得沒有那麼玄奧難解了,甚至認為這算是佛法裏最淺近易明的道理。這是因為,無常是可被感官接觸、觀察到的經驗事實,不需要動用到繁複的邏輯推理與理智演繹的過程,便可獲得確鑿的證明。因此,對很多人來說,無常就像是一種常識,直如日出東方,顯而易見,不必多費唇舌說明,而人人皆知。
無常是花開花落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部分人都依靠五根的素樸直覺來感知無常所帶來的經驗現象。所謂無常,就是在日常生活世界裏可聞可見的各種變化:不論是個別事物在時空裏的突變與漸變,又或是各個範圍裏事物集體的變動,都是無常呈現在外界的明證。所以,一朵鮮花,從嬌艷欲滴,到枯竭萎落,是表現了「好花不常在」的無常。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即展現了「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的無常。如花似玉的青春少艾,數十年後,變成白髮蒼蒼的老嫗,便體現了韶華易逝的無常。
一切事物沒有一樣是靜止的,既然是流動的,就是無常。但是,在無常的流動中,究竟是否真有一物在經歷迭遷呢?我們慣常認為,花開花落,雖然景致不再,但總有一個花的主體在經歷這些生滅變化。因此,盛放的花,固然與凋落的花不可同日而語,但作為「花」這個事物,還是前後無別的。換言之,在我們的日常認知模式裏,始終覺得有一個實在的花的主體貫穿整個成住壞空的歷程。用哲學的語言來說,就是有一個花的實體存在;以佛學的名相來說,就是(個別的或集體的)花擁有花的「自性」。
這樣去了解事物的無常遷變,大抵是設定一個花的主體預先存在,種種變化,都是附著這個主體而發生。果真如此,那麼,主體不變而現象改變,則花開花謝,是真有其事,抑或只是一幕幻象?此外,從種子長成蓓蕾到花海爭艷,花的主體,應該在哪一個階段出現、哪一刻消失?如果主體堅實不滅,那變化又從何產生?
諸法並無不變的本體
在佛教哲學裏,對於自性、主體帶來的理論困難和語意矛盾,具有非常深刻的論述。當然,在日常的認知活動裏,我們甚少刻意主張事物皆有一個自性或主體,不過,這種自性觀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論說角度。譬如,當我們說「那個人死了」,著眼點依然放在生前死後的「同一個人」這概念身上,而不是從生到死的整個流程,那人因為一點一滴地與眾緣互動所經驗到的實質轉變。前一種想法,因為抱持同一個人的設想,對此特定的死亡事件,猶想像成一個固定的實體,在時間線上逐步推移,最終邁向死亡。結果是,這同一個人往往被視作一個封閉的系統,其生老病死都是自行生發的後果,與其他因果、條件、外在的影響,並無多大交涉。
據佛教的觀點,事實是,諸法並無一個不變的本體;前後一致的同一個人,只是為了簡化認知程序,由我們頭腦構造出來的產物。實際上,沒有一個先天存在的花的主體,而只有由眾因緣在當下的互相作用、互相關涉下所形成的花的呈現──一個我們稱為「花正盛開」的事件(event)。由此可知,對於無常,若以「一物在時空中流動」的角度來理解,還是不能徹底地透入其奧義。
無常,與事物生滅的遲速?? 快慢?? 完全無關,而是體現在眾緣和合的關係中。佛法所關心的,並非在遞變的川流中,是否有一個實在的主體維繫其中,而是整個事件在萬緣的交相滲透下,怎樣出現、怎樣發展、怎樣蛻變、怎樣流逝。這是因為,比起片面地關懷事物的實在性、窮究「事物應該是甚麼樣子」的單一念頭,後者能提供更多元、更廣闊、更縱深的角度,幫助我們探索萬法的內蘊與全貌。佛法強調藉因緣觀,從諸法緣起的關係去參透宇宙人生的現象,用心即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