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講到要思惟眾生的痛苦,願眾生離苦的大悲心。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以自身思惟離苦,即是出離心;依他人而思惟離苦則是悲心。」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亦可思惟自己的種種痛苦,而發起出離心;亦可思惟眾生的種種痛苦,而發起願眾生離苦的大悲心。在進行願一切眾生離苦的大悲心的修行之後,接下來應該修行增上意樂。
增上意樂──為眾生離苦得樂生起責任心
所謂增上意樂,就是擔負起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責任,發起決定性的責任心。這不僅僅只是停留在願眾生離苦得樂的境界,而是將之視為己任。為如母有情獲得快樂與快樂的源泉,淨除痛苦與痛苦的根源,自己決定性的擔負起責任!之前的慈心與悲心的階段,猶如商家在議價的階段,此時的增上意樂則是猶如已經達成交易。如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提到,為何在這之間需要修行增上意樂呢?僅限於願眾生離苦得樂的慈心或悲心,聲聞二乘也會有此想法;然而,為眾生成就快樂斷除痛苦,肩負擔當的責任心,非大乘者不具。因此,應該修行勇於承擔的殊勝之增上意樂。譬如有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不小心掉進骯髒的糞坑,母親或親戚朋友見狀大喊大叫,焦急萬分卻無能為力。孩兒的父親見之,則毫不猶豫的跳進糞坑,將孩兒救出。這眾生輪迴的三界,猶如骯髒的糞坑,而輪迴中的眾生,則猶如掉進糞坑的孩兒;見眾生痛苦重重而不盡悲心的聲聞二乘,則猶如見兒掉進糞坑而悲哀萬分的母親或親戚朋友;跳進糞坑解救孩兒的父親,則猶如勇於擔當的大乘菩薩。這就是發菩提心需要修行增上意樂的關鍵所在。
因果七訣的發心,講到這裏,也就是最後修行發心的部分了,之前的六個部分是因,而這個發心的修行是屬於果。如果沒有之前的修行,就難以進入菩提心的修行,所以應該循序漸進的思惟。在增上意樂的修行中,主旨在於為眾生離苦得樂生起責任心,既然有了這個責任心,就要有能力承擔這個責任。然而,別說我們沒有這樣的能力,就連聲聞阿羅漢已經斷除了輪迴的痛苦,獲得了個人的解脫,也沒有能力可以度眾生離苦得樂;還有大乘登地菩薩們慈悲萬千,亦難以具備這樣的能力!那麼,誰才是真正具備這樣的能力呢?
唯有獲得究竟菩提果位的佛陀,才具備了度眾生離苦得樂的能力。佛陀已經獲得了一切遍智,具備了任運無礙的大悲心,明了一切眾生的根性與思維,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引導不同的對像。唯有獲得究竟菩提果位,才能真正做到負此責任的能力。就如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欲求正菩提。」既然發心要利益眾生離苦得樂,就必須求證究竟菩提果位,別無他法。因此,菩提心的修行者,應該將一切修行的主旨都要歸納於此。
實踐觀修 提高菩提心的修行
在認識了發菩提心的基本概念之後,進行實踐觀修的過程中,首先思惟為了使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盡早獲得圓滿的菩提果位;祈請上師本尊給予加持!然後於自己的頭頂觀想蓮花座,座中安住佛尊(這個環節中受過灌頂的修行者,自然可以觀想上師或本尊,並觀其與自己融為一體)。觀佛尊逐漸融入自身,觀自身化為佛身,於佛身散發出五彩的甘露光芒,如此無盡的光芒,觸及焚熱地獄的有情而解除其焚熱的痛苦;觸及寒冷地獄的有情而解除其寒冷的痛苦;觸及餓鬼界的有情而解除其飢渴的痛苦;觸及畜生道的有情而解除其愚昧的痛苦;無論觸及任何受痛苦纏繞的有情,都能解除其無盡的痛苦!觀想由遍及虛空的光芒,清淨一切有情的痛苦與業障,一切眾生都成就佛身,化一切眾生所處的環境為淨土。上師在講到自身化為佛身的這個環節時說,雖然我們此時還沒有證到佛身,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將來我們最終能夠獲得的佛身,因為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藏,最終都能獲得佛身。所以,可以觀想自身化為自己的未來佛身,以此觀修利益眾生。如此恆時修行,以求提高菩提心的修行,由策勵精進的修行,逐步進入緣一切有情生起任運無礙的菩提心。
自他相換──對他人生起珍愛心,捨棄對自己的我愛執
以上介紹的是,由彌勒菩薩傳無著菩薩的因果七訣發心的修行傳承。接下來我們再介紹,由文殊菩薩傳龍樹菩薩與寂天菩薩等,以自他相換為因的發心修行。所謂自他相換的修行並非把自己當作他人,把他人當作自己來觀修;亦不是將他人的手腳眼鼻等等當作自己的來觀修。而是將對自己的自愛執與對他人的捨棄心互換位置,對他人生起珍愛心,捨棄對自己的我愛執。認識我愛執的過患,對治我愛執,以遮止一味自我為主的心態;認識關愛他人的功德,擯除對他人漠不關心的心念,為解除他人的痛苦而發起菩提心!這樣的自他相換之修行,亦必須首先修行平等心、知母、念恩、報恩先行,以殊勝的念恩為基礎,然後再進入自他相換的修行。
由於受我執無明的蒙蔽,我們往往是對他人的痛苦,事不關己,不聞不問;只會在乎自己或家人朋友等,其他人的痛苦或其他人的事情,我們不會關心,亦無意過問。感覺上有一個與生俱來的意識,認為那是他人的事情,與我無關。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中講到,如果認為他人的痛苦於我無害,我無需為此操心費神,那麼老年生活中的痛苦,也於今天年輕時光的我們無害呀!我們何必為了避免老年生活中的痛苦而努力工作、積累財富呢?同樣腳的傷對於手亦沒有甚麼關係呀?難道手也不必要去救治腳傷嗎?如果認為青年與老年,同為一個人的相續,手與腳也是同為一個聚合體的支分,二者之間有關聯,我與他則毫無關係。那麼老年與青年,手與腳也不過是依靠諸多剎那或諸多的支分而安立,根本不是獨立存在的事物。所謂自己的「我」與他人的「我」亦不過是依靠相續或聚合而安立,並沒有自性成立。
我的概念是相對於其他人而成立,他人的概念也是相對於我而成立。所以,寂天菩薩在《集學論》中說:「自且不成自,觀誰而成他。」以佛教的中觀理論來講,沒有一個不依靠任何條件而自性存在的事物。意識上只所以會有我與我的、他與他的,這樣各自耽著,歸根結底,就是在我執無明的主導下,形成了自愛執與捨棄他的心態。《廣論》中亦講到,修行此心(自他相換之心)有二障礙,自己與他人的快樂或痛苦的所依──我與他,就像藍色與黃色一般,各自分別而執。以此認為,這是我的快樂,我應該追求;這是我的痛苦,我應該解除;這是他人的痛苦或快樂,與我無關,所以就捨棄。實際上我與他並非各自自性成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觀待的關係。譬如,依此山而產生對面的山為彼山的概念;同樣,當你來到對面的山頭時,回頭望剛才的山頭,它又成為彼山。所以此與彼,是由此安立彼,同樣也是由彼安立此的概念,只是一個相互觀待的關係。
以感恩的心態,面對自己周圍的人
同樣自己與他人的概念也是一個道理,依他人而安立自己,依自己而安立他人;如果沒有「自己」這個概念也就不會產生「他人」這個概念,沒有「他人」又依甚麼來成立「自己」呢?仔細思惟,自己與他人各自分別耽著的始作俑者——我執,它與我愛執雖然是兩個分別心,但兩者所執著的情形是相同的。我們所珍愛的「我」往往就是一個不依靠任何內因外緣,而自性成立的「我」,就是為了這樣一個虛無欺誑之「我」,我們在區分你與我,愚昧的為了個人利益而傷害他人,不斷的造作惡業。所以,以自他相換的方式發起菩提心,需要通達空性的說法,要點就在於需要對治我愛執,只有對空性的意義進入甚深的思惟,達到對治我愛執的實際境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自他相換,這樣的發心是極其穩固迅猛的發心,亦就是慧根者的發心。思惟我愛執造成的過患:一切眾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快樂,不願受到痛苦的願望是相同的,然而卻不懂怎樣去獲得快樂,不願受到痛苦,卻又不知如何去斷除痛苦!總是在不斷的造作痛苦的因。因為我愛執的作用下,面對比自己優異的人就生起嫉妒;面對比自己弱的人就會產生歧視;遇上與自己相當的人,又會產生競爭的心態。一切貪嗔痴都由我愛執引發,由此造作種種惡業。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只顧自己的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總是會以自己為主,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這樣的人在社會中,不會有人願意交往,在家庭中也難以和睦相處,只能生活在無盡的煩惱中。這些都是對自己偏執自私,對他人則捨棄無視,不懂得珍惜他人,不會換一個位置來考慮問題的過患。就日常生活當中的情況來講,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相互依賴的世界中,我們吃的食物來源於多少人的辛勤勞作,才成為我們口中的的食物?我們所穿的衣服經過多少人的辛勤工作,才能成為我們的穿衣?我們所住的房子也是經過多少人的辛苦建築,才能讓我們安居?諸如此類,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是依賴於他人,才有可能安居樂業。也許會認為我的衣食房屋,是我自己辛苦賺錢,花錢買下它的呀!憑甚麼我要感恩他人呢?好的,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沒有農民的播種勞動,哪來的糧食,你能吃鈔票嗎?同樣沒有紡織工人的紡織,沒有建築工人的建設,你我都不可能身穿鈔票睡在野外說:「咱們有錢,甚麼都不在乎!」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應該感恩他人給予自己的恩德,以感恩的心態,面對自己周圍的人,快樂亦會伴隨著你!
因此,思惟無盡輪迴中,如母眾生的恩德,更應該發起他愛心,捨棄我愛執。回過頭來,思惟珍愛他人的功德:一個人如果珍愛他人,就不會去傷害無辜的生命,就不會造作殺生的惡業;不會去盜竊他人的財物,就不會造作不與取的惡業;不會去做姦淫的行為,就不會造作姦淫的惡業;不會去欺騙他人,就不會造作妄語的惡業。諸如此類惡業都得以遮止,今生不會受到刑法的懲罰之苦,來世亦不會墮入三惡趣。珍愛他人,面對貧窮的人予以資助,那是修行布施;珍愛他人,面對誤解或傷害自己的人予以忍耐,那是修行忍辱;修如此善行,此生會受他人的讚揚與尊敬,來世亦必將會獲得善果。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就是這個道理。凡庸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在不斷的為自己造作痛苦與痛苦的因;具有智慧的人,則為了利益他人,而修得自己的快樂!一切眾生的導師佛陀,在過去世中,曾經投生地獄為拉火焰車的力士,雖然自己亦處於萬劫不復的痛苦之中,卻因為緣痛苦不堪的同伴生起慈悲心,代替同伴拉車,由此發起菩提心而投生善道。這就是因為珍愛他人的功德,而獲得了自己圓滿利益之典範!
承受眾生的一切罪業之果,將自己的善業奉獻於眾生
自他相換的實踐觀修的方法: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得很清楚:「眾罪於我熟,我善施眾生。」就是說願承受(取)眾生的一切罪業之果,而將自己的善業奉獻(捨)於眾生,主要以這樣的取捨理念進入實修。首先觀此生的大恩母親於自己的面前,緣她發起強烈的大悲心;同時觀注自己的呼吸,由自己的右鼻孔呼出,與之呼出自己的所有善業與安樂,隨風緩緩飄進大恩母親的左鼻孔,遍及身心,令她得到殊勝的安樂。然後,由自己的左鼻孔吸氣,同時觀想,大恩母親的一切罪障與痛苦,與之源源吸出,令她遠離一切痛苦與罪障,獲得無限的快樂!如此反覆觀修,心與氣息相關,心依風行,定有運用自如之時。再逐步將所緣的對境,依次擴大,自親友至非親非敵再至怨敵,最終達到芸芸眾生皆在所緣之中。
雖然我們現今能夠施捨的,或許只有一些有漏的善業與有漏的安樂。但是只要精進不斷,自有串習達境的時候。菩薩能夠以身飼虎,並非一時成就,而是歷經生生世世的菩提心修行串習,才達到那樣的無畏施的境界。同樣,一時一刻之間,亦難以做到把他人的痛苦與罪障領受於自身的思惟,這需要一個鍥而不捨的過程。正因為此法殊勝,且不易凡人皆修。所以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強調:「若有欲速疾,救護自及他。彼應自他換,密勝應受行。」這個應受行的「密勝」並非指密乘中的甚麼密法,而是指佛子隱密修行殊勝菩提心的方法。因此,這個殊勝的發心傳承,從佛陀傳至阿底峽尊者亦都是密秘傳授。阿底峽尊者密傳仲敦巴大師,仲敦巴大師密傳格西博多瓦,格西博多瓦密傳格西朗日塘巴與格西霞惹瓦,格西霞惹瓦密傳格西切喀瓦,格西切喀瓦深感如此殊勝的法,密傳實在太可惜!於是就為大眾普遍傳授,並著此法之心要《修心七義》,在雪域聖地廣為弘揚。今得聞此珍貴之法,實乃善緣也!以上諸多噶當派具德先賢們,聞其尊名都能令人生起正信!他們就是在一呼一吸的剎那間都處於修心的境界,因此修証菩提心。希望大家珍惜這暇滿的人身,精進修行。介紹皈依與發心的這個教程亦告結束,在此感恩諸位上師的慈悲教導,願芸芸眾生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