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我們會感到內疚?面對這種情緒時,我們應如何轉化?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我們自小被灌輸道德判斷,以好壞、對錯來判斷人事物。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做了不吻合自身價值的東西時,我們便判斷為「做錯」,然後生起內疚的情緒。內疚聚焦於行為,指「我做錯了事」、「我犯了錯誤」、「我做得不好」、「我不應該這樣做」……它是一種自我意識的情緒。

內疚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情緒,當它出現時,我們會下意識地迴避它。很多人在一般情況下,無法覺知內疚的存在。這與內疚沒有一種特別的身體感覺呈現有關吧。它不像憤怒,憤怒出現時,我們的身體會呈現眾多訊號:面紅耳赤、心跳加速、頭脹、氣喘等等,這些身體感覺很容易讓我們辨識。內疚出現時,沒有一種特別明顯的身體徵狀;它流過,但我們沒有發現。所以認出、覺知內疚,是轉化內疚的重要一步。

內疚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內疚的作用是幫助我們導航生命,讓我們知道怎樣行動,以及如何生活。可是,如果內疚的劑量太大、太多、我們便會變得難以駕馭。

內疚源於我們「應該」、「對錯」的思想,認為自己做錯了,或做得不好,或做了不該做的事,我應受譴責。所以內疚很容易導致自責、自我批評。我們腦袋內置了固有的信念:認為我做了錯事、壞事,我便活該受到譴責。我們因此會判斷、批評、甚至憎恨自己。

內疚原本的作用是導航我們的生命──在面對不符合我們價值的事情時,能推動我們作出改變,以豐盛生命,讓生命變得更美好。如果掉入自我批評、自我憎恨,便走偏了航道,無法從錯誤中學習,無法從中得到教訓,無法看清自身的局限,無法做出更理想的改變,無法有所成長。此外,我們犯了錯時,除了容易自責外,也會害怕別人指責自己,所以會導向我們說偏離事實的話;我們會說謊,損害人際關係。

細心觀察引發內疚出現的事件、過程是這樣的:我的所作所為並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即是說,我們做了一個行為,但這個行為不符合我的價值,因此感到內疚。依據非暴力溝通的原則:我們所作的任何行為都是嘗試滿足內在的需要。「我們做了一個行為」,它是在嘗試滿足我們內在的某一個需要,所以當中有一個原先的「需要」存在。但這個行為抵觸了我重視的價值,所以我感到內疚。這裏我們看到另一個「需要」存在,就是「被抵觸的那個需要」。因此,產生內疚的過程中,至少有兩個需要沒有被滿足。

過程中,我們遇上選擇的掙扎,我們選擇了相信能滿足自己需要的策略。但我們的選擇,所使用的這個策略,卻滿足不了「貢獻」的需要,貢獻他人生命的需要。例如,我罵女兒沒有清理浴室的頭髮;罵後,我感到內疚。罵了女兒,我感到後悔,因為我渴望能心平氣和跟她溝通,我渴望尊重、平和、溝通、理解、和諧等,這些是我感到內疚背後的需要。至於我指責女兒沒有清理浴室這個行為,我是在嘗試滿足支持、合作、秩序等需要。所以在這事件中,從事發到感到內疚的這個過程裡,我內裏是有兩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如何轉化內疚?要轉化內疚,我們必須要清楚理解和看見內疚中是有兩組需要沒有被滿足。首先覺知內疚的存在,然後去探索兩組的需要,繼而連結那些需要,並尋求有效策略滿足那些需要。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5%bc%b5%e4%bb%95%e5%a8%9f-christine/" title="Posts by 張仕娟 Christine"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張仕娟 Christine</a>

「正念喜悅生活」創辦人、CNVC 國際非暴力溝通認證培訓師(香港首位)、NVC衝突教練及調解人、 資深正念導師,教授正念超過20年、著有《非暴力正念溝通 活出生命力量》、《梅村WakeUp女孩》等六本著作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