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為甚麼修行會帶來法喜?這與一般的「快樂」有甚麼分別?

圖:Pixabay
圖:Pixabay

佛教中,我們常常會聽到或看到「禪悅法喜」、「法喜充滿」等字。為甚麼修行會帶來法喜?這種喜悅與一般的「快樂」有甚麼分別呢?

《舊雜譬喻經》述說了一個故事:久遠以前有一位國王,放棄王位出家修行,生活卻因此變得更為喜悅。

國王出家前,居住在宏偉的宮殿中,妻妾成群,每天有吃不完的佳餚和美酒。早晨醒來時,總有侍從在床邊恭敬地等待,為他準備好一切所需;臣子們對他充滿敬畏,卻又希望能得到他的青睞,常常在他身邊討好,爭取更多的特權和地位。

這樣的繁華並未能讓國王心滿意足。有一天,他決定放棄王位,毅然出家修行,尋求心靈的平靜。

後來,他以草茅為屋,蓬蒿為席,生活樸素。他時常在山中靜思佛法的義理,感到前所未有的歡喜和滿足,不禁開懷暢笑著說:「真是暢快啊!」

有人問他:「你這樣說,是因為現在獨自坐在山中修道?這樣有甚麼好暢快呢?」

沙門回答:「我做國王時,心中擔心的事情有很多,擔心鄰國的國王會來侵略、奪走國土,擔心別人會搶走我的財物,還擔心自己會被人利用或刺殺,更時常害怕手下的人會因為貪圖我的財寶而反叛。現在我出家為僧,沒有人再來貪圖我的東西,這種喜悅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為甚麼修行會帶來喜悅?

「法喜」又稱「法悅」,是對佛法有所瞭解、領悟而心生喜悅。

依佛教的觀點,從五欲(財、色、名、食、睡)而得的快樂,是建立在欲望的滿足之上的。而當自己所依附的東西改變後,例如深愛的情人變了心、或者喜歡的物品遭損毀,快樂的感覺便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依戀不捨的痛苦。[1]

物質可以資養色身,讓我們得以修行,而飲食、財富等更是人不可或缺的資糧,但當它們成為我們執取的對象時,便會帶來痛苦和煩惱。從五欲而得的快樂是短暫的。

至於「法喜」是參透佛法或修行到了某個階段時,內心所生起的一種內在喜悅。它並非來自外界的刺激,而是由心而發的心靈上的滿足。

聖嚴法師開示,修行的方法總共有兩種:一是佛法的疏導,即是用佛法疏導內心的煩惱,如此便得「法喜」──當我們減少妄想執著和自我中心,多在生活中布施、利他時,便會獲得一種心靈上的滿足。

二是身心的鍛鍊,包括打坐、禮佛、唱誦等等,這些方法,能夠使我們以正念代替妄念,這樣在修行的過程中就得到「禪悅」。當我們生活中時常體驗到「禪悅」,對於外界就自然會減少執著,讓內心經常保持在一種和平、快樂的狀態[2]

佛教鼓勵我們修行慈心、自利利他;當我們能夠出於慈心去給予,而非只出於自利的需求去幫助他人時,就能體驗到心靈上的喜悅。阿姜蘇美多(Ajahn Sumedho)解說,如果我們非常在意別人知道,與讚賞我們的善行,心就會變得沒有喜悅;如果我們因為希望得到布施的快樂而行善,這也會成了一種交易──那不是布施的行為,而是在「購物」,喜悅來自真誠的利他。[3]

法喜可以從發心行善布施、參加法會、跑香經行、聽經聞法、念佛行道、出坡作務、典座行堂、朝山雲遊、抄經繪畫中獲得,甚至在日常行住坐臥中生起。只要不論苦樂,凡事都能夠發心修持,喜悅之心自然不斷湧現,讓生活中「法喜充滿」。[4]

延伸閱讀:
願我無敵意、願我無危險──修行慈心禪的方法(上)
以自己親愛的人為對象 ──修行慈心禪的方法(下)


[1]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學佛Q&A:「法喜充滿」 與 「快樂」 的差別?〉
[2]  聖嚴法師《法喜與禪悅》
[3]  阿姜蘇美多《純淨喜悅的愛:「愛」的觀照》
[4] 《星雲大師全集》〈修持〉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