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與痛苦結緣──堪布格桑尼瑪仁波切與我們共勉

互聯網之發展使資訊發達,於工作上節奏加速,生活上手機佔據了大部分的休息時間,大量的訊息接收,使大腦常處於一個繃緊的狀態;過分活躍之腦袋停不下來作一分鐘的休息,專注力與體力便由此而下降。繼而發生的是沒法耐心地與人溝通,造成不良的人際關係,身體疲累及心不安寧,便是互聯網所帶來的副產品。

凡事均有兩面,只要懂得節制,不要讓事物蠶食心靈,互聯網或手機有時亦能成為好的工具。以下分享一篇摘錄自微訊學生的提問,希望對年輕人或新學佛者帶來點滴助益。

問:痛苦能帶給我們甚麼學習?

答:學習中如缺乏了痛苦這助緣,則會時常依於輪迴。因心總是想著一些享樂的事情,如到處探訪、找朋友相聚及尋找新的玩樂等等;但遇到了困難或痛苦,便會想起禪修及向佛陀祈請,並且憶起上師的慈悲心教化。

真正的快樂來自解除內心的束縛,方法不用花費金錢及時間,只要修習佛法;思維便會變得清淨及快樂,身體亦能得到放鬆。一旦沒痛苦便會只記掛著吃喝玩樂,時間金錢均虛耗了,可是心不得安靜,還帶著一身的疲勞妄念回家。過份之飲食更對身體做成傷害,負面情緒不斷由這些舉動產生。

問:甚麼行為驅使痛苦出現?

答:明天來了,又接到朋友訊息,談論哪裏有新餐廳,哪部電影值得觀看,這有趣那好玩⋯⋯;便受不住引誘赴約,有時跳舞飲酒至天亮,甚至哭鬧打架。其次是渴求被愛,希望有好的男朋友,每天裝扮不同努力地展示自己等。這些均是容易令人心身疲累的不良行為,多數帶來痛苦,使我們經常處於恐懼和不安中。

問:感覺苦受,如何是好?

答:非常好,有痛苦才會想修習佛法,沒有修習便不能成佛,最重要是把握機會。

現今社會家庭關係緊張,因生活忙碌,不在意關心父母,又或是家庭成員相互不溝通,往往連十分鐘聆聽他人之耐性也沒有。不良關係由不懂得關愛他人而生,但通過禪修及習佛;能改變以自我中心為主的思想,佛法是最好的精神良藥,廿一世紀對新一代來說更加艱辛,競爭加劇,生活在恐懼被淘汰的壓力下,即使連一刻鐘安寧之睡眠亦沒法得到,心靈上的休息更見重要,學習禪修能使人平靜,智慧與慈悲心可讓您得到真正的快樂!

延伸閱讀:
來自一份單純的期許:堪布格桑尼瑪慈悲施身


本文章已收錄在《明覺文庫4:初機學佛》一書中,如有興趣閱讀其他相關文章,可網上訂購: https://alldoors.org/2LBuCDD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