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佛教雕塑藝術有興趣的朋友,敦煌莫高窟肯定是個夢寐以求的朝拜聖地。但是,如果想要探索比莫高窟更原始的石窟藝術,非要到炳靈寺不可。
炳靈寺在哪裏?它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積石山、黃河北岸大寺溝的懸崖峭壁上。
中國最早的一本地理著作叫《禹貢》,成書於戰國時期,較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代還要早,當中記載了「導河自積石,至於龍門」一句話,這裏的「河」指黃河,「積石」就是炳靈寺所在的積石山。這裏記載的是大禹治水的傳說,從積石山這一段開始疏浚,直到洛陽的龍門。黃河,正是從這裏穿越靈秀巍峨的積石山滔滔北流,直達龍門。
遠在十六國時期,黃河流域和西北地方是幾個民族角逐的戰場。鮮卑族乞伏氏曾聯合漢族統治階層在這裡建立了西秦政權(西元385-431年),統治秦、河兩州(今甘肅省臨夏縣和榆中縣等)達四十七年之久。東漢末年傳入中國的佛教,這時被十六國統治者提倡和利用,作為維護統治的工具。一時,各地都有佛教伽藍的興建。炳靈寺便是當時西秦境內的一處佛教勝地。
炳靈寺是明朝永樂年後的稱號,「炳靈」一說來自藏語,為「十萬佛」之譯音。在宋代它叫「靈岩寺」,在唐代叫「龍興寺」,而在三世紀西秦時期興建的時候則叫「唐述窟」,「唐述窟」在羌語中指「鬼窟」,名字有點嚇人。
炳靈寺地處西北高原,位在古代絲綢之路的要衝,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當時西秦建都臨夏,國王御駕親臨石窟,揮毫題詞,真跡尚存於岩壁之上,其後,無數行旅都要路過此地,如晉代名僧法顯,西行去印度也曾經過這裏,炳靈寺169窟至今仍保留著他的墨書題記。
現代交通十分便利,去敦煌莫高窟已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如果要去炳靈寺,還得要用長途跋涉,攀山涉水來形容。一般遊人會在蘭州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陸路車程,來到劉家峽水電站大壩,換乘快艇,通過水路進入高原平湖,在一層又一層的千仞高峰下乘風破浪,再經過半個小時,西拐進峽口,過了姐妹峰,一座如丹霞地貌的古代名山便湧現眼前。
因為路途遙遠,所以與莫高窟相比,旅客稀少得多,但對於來訪的遊人來講,這裏卻是一處讓人驚歎的世外桃源。筆者初臨此地,心情起伏,一種時空錯覺油然而生,在千峰林立、萬壑爭奇的積石奇峰下,遠離人間煙火,如入無人之境,仿佛來到遠古時代,又仿佛來到金庸小說筆下那些高人隱士遺世獨立的深山秘境。
對於佛教藝術愛好者來說,這裏更是一個寶藏。現在國內石窟寺中保留的紀年題記,最早的就在炳靈寺,即169窟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墨書題記。
欣賞炳靈寺的佛教雕塑藝術,也應當先從這個最早開鑿的169窟談起。此窟是個天然洞窟,所以佈局並不規則,甚至給人有些淩亂的感覺;但這也是它和莫高窟的基本分別,因為洞窟位處離地面六十多米的懸崖峭壁之上,遊覽的前提是不能畏高,否則是無法攀爬那道依山搭建、既狹窄又古舊,看來甚至有點危險的木梯與棧道。西秦在169窟塑造了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北壁正中的大立佛,這些塑像屹立在懸崖之上,固然神秘,但從塑像的面型到衣飾來看,卻又帶著異國情調,如剛提到的大立佛,眉目俊秀,膚色滋潤,衣紋線條簡單流暢,衣服下面的肌膚依稀可見,明顯是受到古代印度笈多藝術風格(Gupta art)所影響。
炳靈寺的整體佈局,除了位在懸崖高處的「自然大窟」以外,還有建造於唐代的巨型大佛,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從十六國時代起,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各代,在承襲前代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吸收和融合外來佛教藝術的過程中,炳靈寺凝聚了古代藝術家的聰明才智,今天,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為我們呈現了一千六百多年的雕塑與繪畫的藝術精華。